李欧梵: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曾任芝加歌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文学教授。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英文)、《狐狸洞话语》、《现代性的追求》、《范柳原忏情录》(小说)。
上海一直帶領中國文化潮流,她的故事實在值得說一說、聽一聽。
作者李歐梵九歲時從家鄉湖南抵達上海,當時的都市文明令他非常吃驚。書中的第一部分從生活的各方面重現多姿多采的上海文化,第二部分討論六位上海作家,從文化角度談他們的作品與上海的關係。
李歐梵的文風向來不乏幽默色彩,加上書中不少具體又生活化的細節,令人讀起來更有趣味。如作者談到當時的商品文化和舞廳,便詳列舞女在服裝方面的最低消費,以證明女體的商品化── 一個月伙食30元,服裝費卻要45元。
談到與上海甚有淵源的作家,張愛玲自然是其中之一,她的傳奇、上海的傳奇以至香港的傳奇三者有何關係,李氏也有精辟的見解。
上海與香港的《雙城記》,在近年的學術圈和商界都是熱門話題,作者就從文學、電影和中國再次融入商業大潮幾個角度審視兩地的異同。
(本文的另一個版本已刊於《中山人文學報》第十七期,頁161-164。) 作者:張歷君、郭詩詠 「我們當中誰沒有在他懷著雄心壯志的日子裡夢想過創造奇跡,寫出詩的散文,沒有節奏,沒有韻腳,但富於音樂性,而且亦剛亦柔,足以適應心靈的抒情的衝動、幻想的波動和意識的跳躍...
评分Leo Ou-fan Lee’s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has three part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culture, the modern literary imaginations: writers and texts and reflections. In the first part, he listed the material asp...
评分都会语境,文学何去何从。此书前半部分介绍上海之摩登场景——公共设施、印刷及电影,向我们展示上海所承载的摩登。后半部分则具体分析施蛰存、刘呐鸥、穆世英、邵洵美、叶灵凤、张爱玲的文学书写,及此种书写与上海摩登的关系。泾渭分明而又溶为一体。第三部分之“重新思考”...
评分Leo Ou-fan Lee’s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has three parts: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culture, the modern literary imaginations: writers and texts and reflections. In the first part, he listed the material asp...
评分本书对那些不了解上海的人,在出版的年代,应该有着很重要的“普及”作用。但对于已经或初步了解上海的人来说,稍显不过瘾。 第一部分,也许是资料所限,也许是“彼岸”血肉经验隔膜所致,写的很罗列,有些“浮光掠影”。 第二部分,从文学作品及人物入手进行分析时,开始感...
第一次读他的书,作为一本论文集,这的确已经是一本十分吸引人的书了。书里为读者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老上海的声光电,她的高楼大厦声色世界现代气息。当时的上海,要比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先进至少一百年,甚至直到今天,中国至少一半的城市也没有达到上海当时的发达水平(当然这差距现在在飞速地缩小)。然后作者为我们一一展示了那些在文学史里常常被贴着“海派”“新感觉派”“色情”“鸳蝴派”的作家,他们是为左翼和革命文学是瞻的作家和读者所不齿的。但是联系他们所生存的上海来看,他们又有什么好值得责怪的呢。此外,抛开那些标签,作者也使这些作家更加丰满和立体了。很显然,作者是十分怀恋当时的上海的,解放以后的上海似乎大不如前,由风姿绰约的少妇变成了半老的徐娘。如今这一伪善的魔爪又伸向了香港。
评分为搭配理解贾导海上传奇作文本参考,才发现学术视角的切入点竟然可以是现代主义之东方表现
评分为搭配理解贾导海上传奇作文本参考,才发现学术视角的切入点竟然可以是现代主义之东方表现
评分第一次读他的书,作为一本论文集,这的确已经是一本十分吸引人的书了。书里为读者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老上海的声光电,她的高楼大厦声色世界现代气息。当时的上海,要比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先进至少一百年,甚至直到今天,中国至少一半的城市也没有达到上海当时的发达水平(当然这差距现在在飞速地缩小)。然后作者为我们一一展示了那些在文学史里常常被贴着“海派”“新感觉派”“色情”“鸳蝴派”的作家,他们是为左翼和革命文学是瞻的作家和读者所不齿的。但是联系他们所生存的上海来看,他们又有什么好值得责怪的呢。此外,抛开那些标签,作者也使这些作家更加丰满和立体了。很显然,作者是十分怀恋当时的上海的,解放以后的上海似乎大不如前,由风姿绰约的少妇变成了半老的徐娘。如今这一伪善的魔爪又伸向了香港。
评分为搭配理解贾导海上传奇作文本参考,才发现学术视角的切入点竟然可以是现代主义之东方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