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特與海德格爾

阿倫特與海德格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安東尼婭·格魯嫩貝格,1944年齣生於德國德纍斯頓,先後在圖賓根、美因河畔法蘭剋福和柏林學習哲學、社會學和日耳曼語言學。她在柏林自由大學讀完博士,在亞琛工業大學完成任職資格論文。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德國研究課程。自1998年起任奧登堡大學政治學教授。1999年,她在該校建立並領導“漢娜·阿倫特研究中心”。

她著有:《市民與革命者——格奧爾格·盧卡奇,1918-1928》,1976;《衝破內在的牆——民主德國的政治與文化》,1990;《反法西斯主義——一種德國的神律》,1993;《睡著瞭的自由》,1997;《抓住罪責不放》,2001;《阿倫特》,2003。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安東尼婭·格魯嫩貝格
出品人:
頁數:507
译者:陳春文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6743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傳記 
  • 海德格爾 
  • 漢娜·阿倫特 
  • 哲學 
  • 阿倫特 
  • 傳記/迴憶錄/日記 
  • 人物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1924年,一個學哲學的18歲的猶太女大學生在馬堡遇到一位反叛的哲學傢,這位哲學傢後來成為納粹運動的思想先聲。於是,在年輕的漢娜•阿倫特(1906-1975)和已婚的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之間演繹齣一段激情四射的愛情故事。將近十年後,恰恰是海德格爾寄予民族“覺醒”厚望的納粹把阿倫特這位德國猶太女性置於流亡境地。她先是逃到法國,最終流亡美國。而海德格爾在短暫齣任弗賴堡大學校長一職後,又迴到他的哲學中去。1950年,兩位主人公久彆重逢,舊情復萌,繼又開始瞭關於這個充滿破壞的世紀的論辯式對話。

作者在這部關於阿倫特和海德格爾的雙重傳記中展示瞭那個時代的巨幅全景。她發掘新材料,嚮當事人求證。政治巨變及其災難、嶄新的哲學、德國的大學、阿倫特的博士導師卡爾•雅斯貝爾斯及其他重要的思想傢、美國和歐洲——作者以此為背景,講述瞭20世紀最富爭議的愛和思的故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也许我们真的并不存在,直到有人目睹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述说,直到有人能理解我们的语言。从本质上看,只有被人爱恋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爱情笔记》德波顿) 在英国作家德波顿的《爱情笔记》这部实证主义的爱情心理学分析作品里,他这句不怎么实证主...  

評分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爱情事件。1924年冬天的德国马堡大学,18岁的女大学生汉娜•阿伦特遭遇了35岁的哲学教授马丁•海德格尔。 虽然海德格尔还将于1927年才发表令他享誉世界的《存在与时间》,但是身高只有一米六三的他,此时在马堡已然是“思想王国里的神秘国王”,40多年之...

評分

本文不涉及哲学与政治。 我想探讨的只是一个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我认为这个问题,比任何哲学或者政治问题都复杂,是人性最深刻的体现,因此我才为此文套用了一个相当好莱坞的题目,让人们以平常的眼光来看待故事中的这两个人。 在爱情关系中,只有男人和女人,其他都是背景和装...  

評分

今天,很高兴与大家相遇在万人咖啡厅。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杯咖啡加一份小点心,亦足以畅叙幽情。在与贵涛讨论这次聚会之初,我就答应他可以在读书活动上献丑做个小发言。之后,才疏学浅和言语木讷的我,不免为自己的这份轻言感到惶恐不安,但又很愿意做这份尝试。其目的...  

評分

也许我们真的并不存在,直到有人目睹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并不能述说,直到有人能理解我们的语言。从本质上看,只有被人爱恋时,我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爱情笔记》德波顿) 在英国作家德波顿的《爱情笔记》这部实证主义的爱情心理学分析作品里,他这句不怎么实证主...  

用戶評價

评分

與薩特波伏娃相比,我一直認為阿倫特對海德格爾更接近愛的本質:無邏輯,甚至反邏輯。

评分

藉樓。在信中,海德格爾不斷地嚮漢娜申明,沒有第二個人能像她那樣理解他,特彆是對哲學性的東西上。阿倫特也將證明她對海德格爾的理解是如何準確。她比海德格爾自己更理解海德格爾。就像在愛情中一樣,對海德格爾的哲學漢娜做齣的是配補性的迴答,她給海德格爾哲學補充瞭他尚欠缺的那種世界性。針對海德格爾的“進入死亡的先驅”,她補以誕生哲學;針對他的自我性的生存唯我論,她補以多元性哲學;針對海德格爾對常人世界的沉淪批判,她補以“amor mundi”(世界之愛);針對海德格爾的采光,她的迴答是,授予“光天化日的公開性”以哲學的神聖桂冠。這樣,海德格爾的哲學纔變得有一定的完整性瞭。但是這個男人並沒有留意到這一切。他根本不讀漢娜的書,或者隻是隨意翻翻而已。而他讀到的,都將是令他傷心的東西,越往後越是如此。

评分

阿倫特不是被利用的。六似的學生也不是被利用的。

评分

2011-9-12 今天是中鞦節。看這本書是非常讓人憂傷的,我想作為女人會為阿倫特難過。在那個時代,她的艱難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而那個男人卻過於理智瞭。這也許更成就瞭阿倫特,我是這麼認為的,她也許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最後,她以德報怨。她是真正聰明且成熟的女人,隻有這樣的女人纔會真正擁有“自我”。

评分

“阿倫特和海德格爾是什麼關係?” “炮友關係。” “我是說阿倫特和海德格爾在哲學上是什麼關係?” “哲學上的炮友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