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慷慨分享作者累积20年的出版实务经验与5年多的笔耕成果。
从上游到下游,将台湾图书出版业的know-how尽纳其中,无论对编辑新手、出版老手、营销达人,或有志于出版产业者,都是极其实用的指南。
在这个实体和虚拟交会冲击的时代,出版这样一个纸张书编辑的经验谈,会不会只是徒劳的努力呢?也许明天我们再也不需要跟纸张打交道了?纸张书的阅读率江河日下,电子书的未来迟迟不见芳踪,编辑的技艺会不会最后成为“屠龙之技”,无可施展呢?
陈颖青:1963年生,25岁进入出版业,经历多种跨部门工作,包括编辑、业务、营销等。现任台北猫头鹰出版社社长。曾主编“自然珍藏系列”、“猫头鹰书房”及“科幻推进实验室”等书系。主编丛书多次荣获金鼎奖和媒体年度好书奖。
陈颖青:《老猫学出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2012年1月重印)。 摘录: P10 出版是传播意念、争取读者的行业。前者使出版发生影响力,后者使金钱的回收成为一门生意。 P11 出版即推广,这是这一行的本质,你应该为了推广而出版,而不是为了出版而出版。你若不...
评分为什么新书越来越多而好书常常绝版? 为什么书每一次重印都在加价? 为什么书籍装帧越来越好字距越来越宽而价格越来越贵? 为什么译版书永远会有错误而且低级错误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 嗜书者常常摸着自己干瘪的荷包,概叹图书定价太高,买书买到“破产”。图书市场好似越...
评分 评分任何花样在200本书的平台上都没有用处,越单纯的版面设计反而越有力量。 ↑本书的设计践行了作者的话。 是一本很全的书。讲了技术上的注意事项,也写了对出版行业本质的看法与对未来的发展的担忧。即可成为出版新手的入门书,也是能够引起从业者共鸣与思考的内行人的看法。 让...
评分其实繁体版的后面有一大部分关于争夺正统中华文化的思考被删了。
评分特别好地体现了什么叫做“书的产品经理”。但是写作太早,关于电子书、全球市场的内容,基本已无参考价值
评分很棒的编辑启蒙书。让人惶恐的是我们依然活在别人的昨天,变革一定会来,但我们总是迟到。等我们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全都变了样的那一天到来,我们能从容应对么?
评分因幻想而入行,因了解而离开,出版界的无奈在此。如何在商业上自立存活,在出版上尽编辑之责,是出版业的难题。摸摸手里的纸质书,那质感让人觉得踏实;翻动书页的声响,听起来很舒服;写在文旁的笔记,就像在和书里的人或是作者在进行无声的对话...即便有Kindle,纸质书在我心里仍有难以取代的位置。
评分前半部分属于技术解读,后半部分关于电子书的讨论已经落伍。这也不是作者的错,毕竟近五年来电子书的发展是相当迅猛的,作者的后记写于2011年,虽然努力在展望未来,但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动车。可惜这一部分比重又太大,所以只得给三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