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1933年-),台湾彰化县人,曾执教于台湾大学,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拟古》《饮膳札记》等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台湾语文教材;翻译的《源氏物语》目前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版本。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p87,“浩然匿牀下”。 p115,"易经干卦" 编辑太不严谨了,繁简体转换估计是直接拿word转了之后就没校对。干卦你妹啊。 p100页,“卧痾对空林”还是对的,到了p116,就写成了“疴”,虽然说意思没变,但是也不能随便给人家改字啊。编辑不怕谢灵运爬出来敲你的门啊? 好好的书...
评分 评分 评分p87,“浩然匿牀下”。 p115,"易经干卦" 编辑太不严谨了,繁简体转换估计是直接拿word转了之后就没校对。干卦你妹啊。 p100页,“卧痾对空林”还是对的,到了p116,就写成了“疴”,虽然说意思没变,但是也不能随便给人家改字啊。编辑不怕谢灵运爬出来敲你的门啊? 好好的书...
评分p87,“浩然匿牀下”。 p115,"易经干卦" 编辑太不严谨了,繁简体转换估计是直接拿word转了之后就没校对。干卦你妹啊。 p100页,“卧痾对空林”还是对的,到了p116,就写成了“疴”,虽然说意思没变,但是也不能随便给人家改字啊。编辑不怕谢灵运爬出来敲你的门啊? 好好的书...
台版的免去了繁转简的错误,适合逐字逐句细细看。以前只看林文月散文,那是扔掉了金华火腿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只教人不明所以地叹“这寻常豆腐怎味道这般好”。昨天看她写“悠然见南山”的妙处,方窥得其功力。
评分无论是读中文系还是外文系 都不只是吟诗作对写小说 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传承 其实我认为也像作者在第一部中的随笔一般 文化与生活不能分割 “文化复兴”是全民众的事情 第三部分关于对《源氏物语》翻译的一系列文章 值得对翻译有兴趣的人一读
评分2017-6-30 於圖書館四樓北
评分先生的文字真的,有点,啰嗦啊,怎么写那么多的前因后果。算是“岛屿写作”的补充了。P185 “物语是作者将他所见世态百相之好好坏坏,把那些屡见不嫌,屡闻不厌,希望传诸后世的种种细节,一吐为快地记留下来罢了。”所以物语不是故事而是细节,追忆大概也能算物语呢。
评分无论是读中文系还是外文系 都不只是吟诗作对写小说 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传承 其实我认为也像作者在第一部中的随笔一般 文化与生活不能分割 “文化复兴”是全民众的事情 第三部分关于对《源氏物语》翻译的一系列文章 值得对翻译有兴趣的人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