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三毛主编的阿加莎系列之一。
感觉阿婆后期作品可以很明显看出其创作方式是,预先设计出一个诡计,然后添枝加叶不断丰满,同时穿插各种支线干扰主线。可是远远没有了过去布局草灰蛇线,到最后整体收网的严谨缜密。也不再费心经营~总是来个天降波洛、天降马普尔小姐在最后直接揭示整个圈套。名侦探们不再贯穿...
评分“花头蛮浓的呀” “吓人倒怪” “有数了” 不知道在豆瓣里看这个帖子的人,有多少吃得消这样的“海派翻译风格”,数年之前,南京译林出版社出过一版新译的《福尔摩斯全集》,译者是某个上海人,其“海派文风”已经遭到了网上不知多少读者的口诛笔伐,被传为一时的笑柄。 ...
评分攒足了劲要看一下那几面钟以及4点13的秘密,结果到最后说只是故布疑阵,太坑人了。 另外书里面还有一处不解,断鞋跟的女的没有听到凶手接电话,质问凶手后,居然还听凶手的话去打电话告诉警察。凶手应该知道自己接没接电话吧,这女的傻啊。 58页的图也莫名奇妙,M反着看成W,61...
评分感觉阿婆后期作品可以很明显看出其创作方式是,预先设计出一个诡计,然后添枝加叶不断丰满,同时穿插各种支线干扰主线。可是远远没有了过去布局草灰蛇线,到最后整体收网的严谨缜密。也不再费心经营~总是来个天降波洛、天降马普尔小姐在最后直接揭示整个圈套。名侦探们不再贯穿...
评分最近连续看了阿婆两本书。感觉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类的侦探小说,怎么都不如当初在法律基础课上看尼罗河边的惨案来的让我着迷了。 个人总结,阿婆总是在故事的开头给你N多的线索,引你误入歧途,最后告诉你一个最最简单的结果。总之,看这小说的后半段基本上就是在磨蹭时间,就等...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评分结局总是那么意外,这也是阿加莎小说的魅力吧
评分不能再连着看阿婆的作品了,乐趣大打折扣
评分可惜下载的有好多乱码啊啊啊
评分“两个男人跑断腿,波洛破案一张嘴” 好多书评说阿婆这部晚年之作拖泥带水,但其实钟和其他迷雾重重做障眼法正是这本书的特点吧。知道真相再回头去看序幕,发现各种都有迹可循,只是当时不曾想到罢了(有人叫这文字游戏?) 说起来最近看的两本阿婆的书都是这样,《魔手》里马普尔小姐也是作为外援在后半程才出现,仅靠转述便推测出整个事件,说实话看得不太尽兴[笑哭] 结尾处蓝姆和佩玛繻小姐的对话有点深意,留给以后的我思考吧 还有就是,波洛老爹可可爱爱!(虽然我看的这版里他叫白罗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