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知識論

課程知識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大
作者:李召存|主編
出品人:
頁數:248
译者:
出版時間:2009-7
價格:29.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177063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教育
  • 知識論
  • 提升類-教育學
  • 課程知識論
  • 教育理論
  • 知識論
  • 教學研究
  • 課程設計
  • 學習理論
  • 教育哲學
  • 學術研究
  • 教學實踐
  • 教育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課程知識論》內容包括:世紀之交,隨著新課改的有力推進,隨著相關研究領域的新進展,關於課程知識的各話語、聲音不斷衝突、碰撞,給人以一種異彩紛呈之感。但許多相關研究似乎仍屬於一種“外推式”而非“內生式”研究,缺少一種教育學的內在學科立場和內在理路。從生存論理視角審視課程知識,課程知識再也不是等著兒童去占有的乾癟的知識點,在更基礎層麵上,它直接構成瞭教育活動中兒童實而具體的生存境域,與兒童的語言、身體、精神自由、自我生成等等有著緊密與微妙的聯係。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課程知識:一個關涉個體生存意義的論題 一、課程知識與個體生存意義建構 (一)知識社會與當代人生存圖景的轉變 (二)教學實踐中課程知識與個體生存意義建構的背離 (三)當前異彩紛呈的知識話語與課程知識觀的認同危機 二、從科學認識論到生存論:視角的轉換與問題域拓展 (一)科學認識論的視角及其問題域梳理 (二)生存論的視角及其問題域拓展 三、研究方法論的反思 (一)內生與外緣 (二)宏大敘事與微觀敘事第二章 課程知識的教育學屬性追問 一、“課程知識”及其相關概念的必要澄清 (一)課程知識 (二)教育知識 (三)學校知識 (四)本研究的界定 二、課程知識的教育學屬性追問 (一)問題的遮蔽與提齣 (二)課程知識教育學屬性的曆史檢視 (三)探尋新的劃界理路 三、意義性:課程知識教育學屬性的內涵分析 (一)關於意義問題的相關研究 (二)課程知識意義性的三層劃分 四、課程知識意義性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兩種不同的生存觀與課程知識意義性確立的必要性 (二)客觀主義知識觀的解構與課程知識意義性確立的可能性 五、重構課程知識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 (一)認識關係 (二)意義關係第三章 課程知識意義性的曆史命運 一、古代教育:課程知識意義性的初步開顯與逐步異化 (一)古代教育中課程知識意義性的初步開顯 (二)古代教育中課程知識意義性的逐步異化 二、近現代教育:課程知識意義性的遮蔽 (一)近現代課程知識觀的特點 (二)近現代教育中課程知識意義性的遮蔽 三、當代教育:課程知識意義性的自覺追求 (一)當代課程知識觀的重構 (二)當代教育中課程知識意義性的自覺追求第四章 課程知識意義性缺失的實踐考察 一、課程知識對學習者價值觀念的規訓 (一)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二)懂得分享的孩子 二、課程知識對學習者理性精神的規訓 (一)理性精神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遭遇 (二)小剌蝟的稱贊 三、課程知識對學習者語言的規訓 (一)英語教學中的虛假錶達 (二)知識觀與學習者個體的語言錶達 四、課程知識對學習者身體的規訓 (一)一次英語作業的訂正 (二)身體在知識麵前的罪與罰 (三)探尋課程知識與身體和諧相處之路第五章 走嚮課程知識意義性生成的教學 一、重構教學的認識論基礎 (一)教學的科學認識論基礎的理性檢討 (二)生活認識論:思考教學的一條可能進路 二、迴復教學的對話精神 (一)體現對話精神的教學實踐 (二)在對話式教學中促成課程知識意義性的實現 三、探尋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的互構 (一)間接經驗:在與直接經驗的互構中生成意義 (二)直接經驗:在與間接經驗的互構中獲得提升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