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知识论

课程知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大
作者:李召存|主编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2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7706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知识论
  • 提升类-教育学
  • 课程知识论
  • 教育理论
  • 知识论
  • 教学研究
  • 课程设计
  • 学习理论
  • 教育哲学
  • 学术研究
  • 教学实践
  • 教育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课程知识论》内容包括:世纪之交,随着新课改的有力推进,随着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关于课程知识的各话语、声音不断冲突、碰撞,给人以一种异彩纷呈之感。但许多相关研究似乎仍属于一种“外推式”而非“内生式”研究,缺少一种教育学的内在学科立场和内在理路。从生存论理视角审视课程知识,课程知识再也不是等着儿童去占有的干瘪的知识点,在更基础层面上,它直接构成了教育活动中儿童实而具体的生存境域,与儿童的语言、身体、精神自由、自我生成等等有着紧密与微妙的联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课程知识:一个关涉个体生存意义的论题 一、课程知识与个体生存意义建构 (一)知识社会与当代人生存图景的转变 (二)教学实践中课程知识与个体生存意义建构的背离 (三)当前异彩纷呈的知识话语与课程知识观的认同危机 二、从科学认识论到生存论:视角的转换与问题域拓展 (一)科学认识论的视角及其问题域梳理 (二)生存论的视角及其问题域拓展 三、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一)内生与外缘 (二)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第二章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追问 一、“课程知识”及其相关概念的必要澄清 (一)课程知识 (二)教育知识 (三)学校知识 (四)本研究的界定 二、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追问 (一)问题的遮蔽与提出 (二)课程知识教育学属性的历史检视 (三)探寻新的划界理路 三、意义性:课程知识教育学属性的内涵分析 (一)关于意义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课程知识意义性的三层划分 四、课程知识意义性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两种不同的生存观与课程知识意义性确立的必要性 (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解构与课程知识意义性确立的可能性 五、重构课程知识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一)认识关系 (二)意义关系第三章 课程知识意义性的历史命运 一、古代教育:课程知识意义性的初步开显与逐步异化 (一)古代教育中课程知识意义性的初步开显 (二)古代教育中课程知识意义性的逐步异化 二、近现代教育:课程知识意义性的遮蔽 (一)近现代课程知识观的特点 (二)近现代教育中课程知识意义性的遮蔽 三、当代教育:课程知识意义性的自觉追求 (一)当代课程知识观的重构 (二)当代教育中课程知识意义性的自觉追求第四章 课程知识意义性缺失的实践考察 一、课程知识对学习者价值观念的规训 (一)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懂得分享的孩子 二、课程知识对学习者理性精神的规训 (一)理性精神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遭遇 (二)小剌猬的称赞 三、课程知识对学习者语言的规训 (一)英语教学中的虚假表达 (二)知识观与学习者个体的语言表达 四、课程知识对学习者身体的规训 (一)一次英语作业的订正 (二)身体在知识面前的罪与罚 (三)探寻课程知识与身体和谐相处之路第五章 走向课程知识意义性生成的教学 一、重构教学的认识论基础 (一)教学的科学认识论基础的理性检讨 (二)生活认识论:思考教学的一条可能进路 二、回复教学的对话精神 (一)体现对话精神的教学实践 (二)在对话式教学中促成课程知识意义性的实现 三、探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互构 (一)间接经验:在与直接经验的互构中生成意义 (二)直接经验:在与间接经验的互构中获得提升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评分

G423.04 CL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