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库 —— 一个独立的思想联合体,一个以书、互联网、多媒体为展示方式,推动相关项目和计划的自由平台。非赢利性+独立组织,目前主要关注领域:出版+互联网+视觉艺术。
东:创造新的表达语言;
西:引进启发性的思想。
联系我们:contact@ewlib.com
更多详情请访问:www.ewlib.com
366位普通人 自由书写的民间叙事
指向中国过去与未来 每个人的每一天 最真实的人生
卑微而又宏大的声音 发自内心的呐喊
历史中予以尊重个人的方式写就数字时代的新史观
文字版《清明上河图》
自述版《历史十五年》
个人版《我的世纪》
由老百姓自己讲述13亿人自己一年的故事,每天一篇,366天,366篇,366位作者。
本书是从全年全国各地大量的博客里搜取精华,客观记录了13亿中国人民在这特殊的2008年里的喜怒哀乐,乃至癫狂的生活状态以及08年中国的整体社会状态。
囊括雪灾、地震、奥运等大事,也有民俗民风、柴米油盐的小事;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同时关照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与老百姓间的微妙联系。
13亿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要想了解全体13亿人的状况,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我们选取这些博客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奢望。但是如果能够每天和一位中国人进行彼此无遮拦的对话,或许可以比较接近了解“13亿整体状况”这个目标。
选取“2008年”这个年份,也正如黄仁宇选取“万历十五年”一样,并没有特别一定的因素,而这个年份也比较巧合的汇集了众多对于中国人来说重要的时刻。我们只能说,“2008年”作为记录实际生活的“切片”比较适合。当然,我们尽量选取的是身处这些时刻里的个人表达,重大新闻事件并非是我们选取的标准,只有当这些事件与某个人的身心碰撞到一起的时候,他(她)的表达才会在这本书里出现。甚至,我们对这些作者真实的身份都无从知晓,大家在博客里人人平等——也正因此,这些话语具有一种来自“真实的生活土壤”的“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要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我一开始会说《十三亿》是一本没有太多文学价值的书,网上打折买也要40多块钱,挺贵。但,一本书的价值和定位,对其观察的角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文章题目叫“小历史”,这“小”是有小的价值的,只是此书的前言后语都总是想跟黄老人家的《万历十...
评分 评分去图书馆借书,一眼喵到封面,封面实在有品,名字也实在大气。 这本书创意绝佳,体例极好,封面和序都过得去, 可惜选材实在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啊。 编者也许是要原生态,可惜选材实在太散,某些文字质量也实在太差。 私以为若以职业类别为经,以时间为纬,势必更有...
评分作为一个极度缺乏整理规划能力的人,我总会很羡慕那些以独特立场去记忆生活的人。他们的记忆套路或许颇为单调,比如日复一日地拍下自己做的菜肴,周复一周地对着窗外天空按下快门,年复一年地给自己来张年终照,但量变引起质变,这些日常积蓄到一定规模,就形成一场场动人心魄...
评分看起来是精装的一本大书,很“经典”、很“知识分子”的样子;可实际却是谦卑的一本书,有绝对的诚意在里面。 说小点,关于2008年的366天;说大点,是366种人生。里面有那么多种人生,那么多张“最中国”的脸谱。你知道,在中国,老百姓把博客不是当所谓“私媒体”用,而就是...
看吧,它会让你无语。。。
评分先见已有,然读罢依然几分感动
评分真实人生
评分你真的不用买.
评分当我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它好看的包装,又不小心看了序言之后,就小心抱着它,带回了宿舍,它给我一种很想挖个究竟,到底是什么的感觉。虽然我现在不知道它具体写了什么,但是总感觉到,那种“每一个人的十三亿”,让每一个人都小小感觉到,我,原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之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