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对犯罪人在犯罪前后的空间行为及心理现象,尤其是一些心理潜规则做了有意义的探讨与介绍。诸如,“犯罪最近与最小努力原则”;“犯罪舒适原则”;“犯罪距离消减现象”;“犯罪缓冲区现象”等。同时,还介绍了进行地理学心理画像的基本理论根据,即犯罪日常活动理论、犯罪理性抉择理论及犯罪风格理论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要犯罪,请以别人家为中心画一个圈。 翻译得不够好,虽然译者是李玫瑾。 如果能加上对数学符号的注释就好了。太久不用,害得我还翻了会书。
评分在某些术语的翻译,有斟酌。。。
评分前几章介绍不同专家的不共容的研究观点暴露了这门学问比哲学还扯,连统计数据都好几个版本。后面引入大量量化分析比其他犯罪学著作高了几个档次。另外,对于很多有固定中译的术语翻译实在是呵呵。
评分太专业。。。看不下去了
评分真的不是Dr. Reid博士论文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