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论概略

文明论概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福泽谕吉
出品人:
页数:195 页
译者:北京编译社
出版时间:1959年
价格:13.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1300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福泽谕吉
  • 哲学
  • 文明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哲学
  • 思辨
  • 学术
  • 人类学
  • 世界史
  • 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明论概略1959年一版一印

作者日)福泽论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59-04

版次1

印刷时间1959-04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25-4

上书时间2018-07-15

http://mbook.kongfz.com/mip/6886/944163458/

作者简介

福泽谕吉 Fukuzawa Yukichi

1835~1901

曰本明治时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一个有渊博知识、过人眼光、非凡胆识的,将思想与行动完美结合的大学者;庆应义塾创始人。

1835年 1 月10曰生于大阪,卒于1901年2月3曰。自幼学习汉字,受儒家思想熏陶。1854年赴长崎游学。

1858年受藩命到江户(今东京),在筑地开藩属兰学塾,任教师。1860年,随幕府遣美使节团赴美访问,深受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文明影响。

1861~1862年,随幕府遣欧使节团历访法、英、德、俄、荷兰、葡萄牙各国,广增见闻。1867年再次赴美国访问。

1868年明治新政广付成立后,他将兰学塾迁往东京芝新钱座,称庆应义塾,从此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1871年又将义塾迁至三田。积极倡导文明开化,宣扬爱国、报国思想,主张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反对西方列强的压迫。

1873年,他和森有礼等人创立明六社,出版《明六杂志》,从事启蒙活动。他的译著《西洋情况》、《西洋旅行指南》等多是介绍西洋文化的启蒙著作。此外,《劝学篇》和《文明论之概略》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1885年,在他创办的《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主张曰本与欧美列强一起瓜分、宰割中国和朝鲜,进而争霸亚洲与世界。他一生未入仕途,著书100余种。晚年著有《福翁自传》。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我想,我读的有关于日本的东西也不算少了,但是,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不由得发出一点感慨,感慨他是真的了解日本的国情,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什么。 原来我总是跟人说,日本为什么几十年就可以做到迅速发展,一跃为世界强国,而中国就是不行,肯定是因为中国这...  

评分

日本人从来不以思想水平见长,这本书同样也并没涉及什么深奥的命题。书里讨论的内容,在今人的眼里看,并没有显现出多少高明;但是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这本书却是却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全盘西化”两种不同声音的争论中,作者独立地思考并用...  

评分

评分

以下是个人对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一书各章内容的大致梳理: 第一章 推论利害得失应先确定议论的标准,推动文明进步的学说在开始时多半受阻,应有排除万难之决心。 第二章 欧洲文明为当时人类智慧所能达到最高水平,应以欧洲文明为一切议论的标准。汲取欧洲文明需先攻取...  

评分

福泽谕吉是明治时代的杰出教育家。其出身汉学世家,少年修习兰学,后又自学英美。三赴欧美游历,对比所见所闻与东亚传统,有感于东西方差距之明显,而投身著书译文,兴办教育,传播西方先进文明以振社会视听。此书便是这样一篇论述现代文明的普及性读本。全文篇幅不长,语...  

用户评价

评分

苏州图书馆借阅。 日本能如此迅速崛起并非没有根由。改革是需要有人领导,而且基本上都在逆势而为。对比中国,不难发现清末的中国缺乏能真正客观的看清社会形势之人。例如欧洲的文明,也是在频繁的交流下发展的。不吸取经验快速发展,就要被他国所吞并。古代时弱小的日本,也必定学会了虚心接受外来的意见。这些国家,都能客观的看待外来的事物,也乐于求教。但中国古往今来的环境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尽管朝代有更替,但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社会不管是在文化上,政治上,商业上,军事上还是科技上,都没有质的提升。这也是外国人说中国并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并没有发展。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正就造成了目中无人的态度。而且在士农工商的大环境下,外来的科技发展被视为奇技淫巧。怪只怪中国的文明如此平静了数千年吧。

评分

苏州图书馆借阅。 日本能如此迅速崛起并非没有根由。改革是需要有人领导,而且基本上都在逆势而为。对比中国,不难发现清末的中国缺乏能真正客观的看清社会形势之人。例如欧洲的文明,也是在频繁的交流下发展的。不吸取经验快速发展,就要被他国所吞并。古代时弱小的日本,也必定学会了虚心接受外来的意见。这些国家,都能客观的看待外来的事物,也乐于求教。但中国古往今来的环境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尽管朝代有更替,但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社会不管是在文化上,政治上,商业上,军事上还是科技上,都没有质的提升。这也是外国人说中国并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并没有发展。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正就造成了目中无人的态度。而且在士农工商的大环境下,外来的科技发展被视为奇技淫巧。怪只怪中国的文明如此平静了数千年吧。

评分

苏州图书馆借阅。 日本能如此迅速崛起并非没有根由。改革是需要有人领导,而且基本上都在逆势而为。对比中国,不难发现清末的中国缺乏能真正客观的看清社会形势之人。例如欧洲的文明,也是在频繁的交流下发展的。不吸取经验快速发展,就要被他国所吞并。古代时弱小的日本,也必定学会了虚心接受外来的意见。这些国家,都能客观的看待外来的事物,也乐于求教。但中国古往今来的环境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尽管朝代有更替,但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社会不管是在文化上,政治上,商业上,军事上还是科技上,都没有质的提升。这也是外国人说中国并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并没有发展。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正就造成了目中无人的态度。而且在士农工商的大环境下,外来的科技发展被视为奇技淫巧。怪只怪中国的文明如此平静了数千年吧。

评分

苏州图书馆借阅。 日本能如此迅速崛起并非没有根由。改革是需要有人领导,而且基本上都在逆势而为。对比中国,不难发现清末的中国缺乏能真正客观的看清社会形势之人。例如欧洲的文明,也是在频繁的交流下发展的。不吸取经验快速发展,就要被他国所吞并。古代时弱小的日本,也必定学会了虚心接受外来的意见。这些国家,都能客观的看待外来的事物,也乐于求教。但中国古往今来的环境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尽管朝代有更替,但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社会不管是在文化上,政治上,商业上,军事上还是科技上,都没有质的提升。这也是外国人说中国并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并没有发展。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正就造成了目中无人的态度。而且在士农工商的大环境下,外来的科技发展被视为奇技淫巧。怪只怪中国的文明如此平静了数千年吧。

评分

苏州图书馆借阅。 日本能如此迅速崛起并非没有根由。改革是需要有人领导,而且基本上都在逆势而为。对比中国,不难发现清末的中国缺乏能真正客观的看清社会形势之人。例如欧洲的文明,也是在频繁的交流下发展的。不吸取经验快速发展,就要被他国所吞并。古代时弱小的日本,也必定学会了虚心接受外来的意见。这些国家,都能客观的看待外来的事物,也乐于求教。但中国古往今来的环境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尽管朝代有更替,但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社会不管是在文化上,政治上,商业上,军事上还是科技上,都没有质的提升。这也是外国人说中国并没有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古代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循环,并没有发展。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正就造成了目中无人的态度。而且在士农工商的大环境下,外来的科技发展被视为奇技淫巧。怪只怪中国的文明如此平静了数千年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