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黄山书社
作者:[加拿大] 卜正民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27
译者:陈时龙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302453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卜正民作品
图书标签: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卜正民
  • 明史
  • 明朝
  • 海外汉学
  • 明清史
  • 社会
  • 明代
  • 社会
  • 国家
  • 历史
  • 制度
  • 文化
  • 政治
  • 经济
  • 民生
  • 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明朝(1368-1644)是一个商业扩张、文化革新的时代,它因此也形成了延续至今天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卓尔不群的著作中,一位杰出的中国史研究学者重新省视了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之前学术界总是强调国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不同,作者认为,正是社会领域内对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作的极端反应,才导出了明朝稳定而动态的国家体制。这本充满想象力的学术反思之作,相信能使那些对中国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及青年们有所获益。

国家在明代的发展是超前的,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国家形成却是断断续续的、不平衡的;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特征,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因为即使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没能建立起能够迫使国家重新协定其权威的社团结构。

——卜正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著作十余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

译者简介

陈时龙 1977年出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著有《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目录信息

图表目录
致谢
导言:南昌墓地案
第一部分 空间
第一章 乡治的空间组织
第二章 叶春及的方志图
第二部分 田野
第三章 江南圩田及其税收
第四章 北直隶的水稻种植
第三部分 书籍
第五章 明中期的藏书楼建设
第六章 国家检查与书籍贸易
第四部分 寺庙
第七章 在公共权威边缘:明代国家与佛教
第八章 国家体制中的佛教:北直隶的寺院记载
结论:明史研究中的“国家”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偶不是历史专业学生,此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关于古代基层与中央关系的书。到底中央下达的各项指令和安排地方执行没有,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一条鞭”法,执行时会不会有曲解甚至是和原指令完全不同的地方? 要研究这些,就必须研究基层政权和中央政权,基层精英和中央精英,...  

评分

评分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应该能联想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强国家,弱社会”,“没有宪制意义上的国家”,对此卜正民做出了相当激烈的批评。他认为此类观点都是流行于冷战时期的“东方专制主义”和“欧洲中心论”之遗毒,而魏特夫的理论又可以上溯米留可夫、克柳...  

评分

我正在读,还没有读完,不过发现这本书在很多地方完全不顾及学术史上的重要成果,以致于自说自话,并且说出来的是比前人的水平低很多的话。 举一个例子,本书第一章“空间”,讲的是明初的乡村管理秩序,涉及到乡、都、图、里、甲等复杂的制度与惯例,作者仅引用了数十年前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是改成四星吧……

评分

没来得及看

评分

还是改成四星吧……

评分

第二次读卜正民先生的书,一个周末,泡在图书馆,就这样,很沉浸的感受有时候不能言表.......<<<<<<<<<............>>>>>>>>>>...................

评分

目標太宏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