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著作十余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
译者简介
陈时龙 1977年出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著有《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明朝(1368-1644)是一个商业扩张、文化革新的时代,它因此也形成了延续至今天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卓尔不群的著作中,一位杰出的中国史研究学者重新省视了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之前学术界总是强调国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不同,作者认为,正是社会领域内对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作的极端反应,才导出了明朝稳定而动态的国家体制。这本充满想象力的学术反思之作,相信能使那些对中国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及青年们有所获益。
国家在明代的发展是超前的,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国家形成却是断断续续的、不平衡的;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特征,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因为即使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没能建立起能够迫使国家重新协定其权威的社团结构。
——卜正民
我正在读,还没有读完,不过发现这本书在很多地方完全不顾及学术史上的重要成果,以致于自说自话,并且说出来的是比前人的水平低很多的话。 举一个例子,本书第一章“空间”,讲的是明初的乡村管理秩序,涉及到乡、都、图、里、甲等复杂的制度与惯例,作者仅引用了数十年前的...
评分社会与国家,这两个词听起来并不陌生,甚至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其中。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生活在国家中,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社会与国家。但是我们是否有真的考虑过社会与国家到底离我们多么近或者多么远呢?社会与国家真的离我们很近么?如果理性思考一下,我们可能会...
评分因课程原因只细读了第二章《叶春及的方志图》,其文主要叙述了明中叶士人叶春及在任福建泉州府惠安县知县时组织编写了一本基于实际统计数据的《惠安政书》,其中的数幅地图因与当时绝大多数方志的会意式、不讲求精确的地图大相径庭而显示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只因想找史料细读...
评分 评分焦建/文 几年前,大陆出版了一本讲述中国隐士历史的书,名字叫《空谷幽兰》。其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作者在wenge结束多年之后来到据说是存在着隐士的终南山,他的确找到了不少那些已经在山中独自修行生活了几十年的隐士们。其中的一个人问他:“现在还有hongweibing吗?”当...
很多问题浅尝辄止
评分讲了半天等于什么也没讲的书,中国自古县以下士绅自治,这难道也算特色?西人治中国史,最强项的还是清史,尤其近代部分,其他都隔靴搔痒的很
评分国家对地方管控程度:*北方水稻、地图、藏书楼、书籍审查*、度牒
评分还是改成四星吧……
评分写的太好了!每一章都是一个案例,故事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伏在案头听故事的时候,就看到了明代社会的样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