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7
诚信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诚信导论》十章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人与社会。从人性的两重性特征——生物性与社会性——出发,论述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人是社会中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并由此提出诚信是社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建设诚信社会的切入点是:个人诚信是前提,企业和中介组织诚信是基础,政府诚信是保障。建设诚信社会的落脚点是价值观重建,因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人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行为活动,并使行为活动由外在规范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的需求。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价值观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突破一元价值观、90年代多元价值观并立和21世纪初叶一元与多元的严重矛盾和冲突时期。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解决由于诚信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一元与多元价值观的协调和平衡。第二章,诚信与和谐社会。中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诚信的缺失。从诚信立人、诚信立业、诚信立国三个层面,探讨诚信为本及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所体现的时代价值。同时,分析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诚信缺失的问题及其缘由。从诚信文化和诚信自觉的角度,对和谐社会建设中诚信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构建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发了诚信道德作用的文化渗透性特征。第三章,中国传统诚信与现代社会。在简析诚信的历史演变和含义的基础上,提出诚信是立身之本、为政之基、交友之道、兴业之源。传统诚信观的特点与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在总体上是契合的。传统诚信观往往只在熟人社会起作用;讲诚的依据主要在于情感;讲诚信往往是超功利的;诚信的要求具有个体和等级特点;传统诚信观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道德修养。传统诚信观对于我们今天构筑现代诚信大厦有以下启示:应侧重将诚信置于市场关系中去审察;应结合利益诉求讲诚信;须重视现代诚信的社会性和平等性要求;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提供理性支撑;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提供制度保障。第四章,诚信与市场经济社会。在考察西方诚信观的发展和对比中西方诚信观异同的基础上,描述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西方诚信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6世纪以前、公元前6世纪到资本主义产生前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之后。中西方诚信观的异同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只有社会信用体系健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健全的法律体系;发达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健全的信用行业监管体制;有效的诚信和信用教育;完善的失信惩戒机制等。第五章,诚信的社会保障机制。诚信社会建设的根本是诚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道德约束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前者是自律而后者是他律,只有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才能保证社会和谐运行。诚信的道德约束机制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来维系,而法律则是通过外在规范强制执行的。诚信的法源性,奠定了诚信的法律约束基础。与道德诚信不同的是,法律诚信具有普适性。法律诚信是基于商业伦理的民法基本原则之一,是陌生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以契约为基础,通过国家公力等强制力作保障。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私法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法律帝王条款”,指导当事人善意诚实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解释、评价、补充法律行为制度。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于私法的具体制度规范中。第六章,诚信的心理运行机制。对守信与失信进行了心理分析,对诚信心理、诚信教育和诚信品德形成中的心理学问题、诚信心理的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心理学所讲的诚信的心理运行机制是指诚信的心理形成,以及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发展、变化中的内在本质,是人的诚信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和心理模式。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内容,也是个人品德的组成部分。“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是个体向内、向“善”的内心道德体验和追求;“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是向外、向“真”的外在追求,是个人诚实品格接受考验的外在价值认定。“诚”和“信”辩证统一,共同保证我们的诚信社会道德和诚信个人品德。从道德心理的角度看,诚信由诚信心理需要、诚信心理动机、诚信行为方式、诚信行为反馈机制组成。诚实守信、相互信任是人的本性,失信则是一种变异了的人类行为。说谎、欺诈,既违背道德,更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根据品德心理形成规律,个人诚信品德的形成,应掌握诚信知识,提高诚信认知水平,激发道德情感,产生诚信道德认同,养成诚信习惯,培养自信信人品格。第七章,政治人与诚信。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需要构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能够建立起来。因此,本章首先讨论政府在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认为政府一方面是社会诚信的倡导者、建立者和维护者;另一方面,其自身的诚信又对其他社会诚信起着示范和促进作用。本章重点关注政治人(政府组织及公务员)自身的诚信建设问题,对政治人诚信的概念、表现、内容、价值等进行一般的讨论,并剖析中国政治人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其原因。最后,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诚信制度建设情况。第八章,经济人与诚信。经济人的趋利性成为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商人乃资本的人格化,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特性决定了商人的趋利性。当人的行为缺乏来自外界的约束和制约的情况下,本能将有可能成为其行为的驱动力,这一特性会大大加大商人的道德风险。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商人有种种负面评价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是纯粹的道德人,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诚实信用是任何经济组织从事经济活动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诚信是立身立业之本。任何经济组织都必须充分重视其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诚信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通过积极构建社会责任制度体系,从根本上改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诚信道德环境,使诚信成为企业自觉遵守的一项基本准则。
第九章,文化人与诚信。正确理解、实践诚信与创新的统一,是文化人的重大使命,事关我们能否实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诚信与创新的内在统一,以“实”和“真”为基点,以严谨、勤奋、坚韧、厚积薄发为固有特征;以为他人、为同行、为全社会认同,以最终被历史和实践检验为标准;以良心无愧、心灵安宁与自身完善、实现的身心统一、和谐为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坚守诚信底线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推进文化创新的第一前提;坚守诚信底线不等于没有“失误”、不允许“失误”,关键在如何面对;坚守诚信底线与创新的统一任重道远:首先是制度设计;重点是政府信用;根基是诚信文化建设;希望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诚信与创新相统一的人才。
第十章,大学生与诚信。从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新趋向、心理发展的新特点以及人际交往的新变化等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生成与变化的主要特征出发,概括说明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其思想道德品质中的核心内容。恪守诚信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识,少数大学生诚信缺失既有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外部原因,又有自身修养不足的内在原因。立诚守信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活跃群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努力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能力。诚信原则在现代社会道德实践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恪守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现代社会生活中三大领域的诚信道德规范,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诚信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