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字写端正

把人字写端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贾植芳
出品人:
页数:30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8699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贾植芳
  • 回忆录
  • 散文随笔
  • 自传
  • 囬憶錄
  • 中国近代史
  • 书法
  • 字体
  • 汉字
  • 楷书
  • 笔法
  • 字形
  • 传统文化
  • 艺术
  • 教育
  • 审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把人字写端正:贾植芳生平自述与人生感悟》第一辑,题曰“人生漫笔”,选录贾植芳先生的生平自述和人生随感。贾先生的名言:“生命的历程,对我说来,也就是我努力塑造自己的生活品格和做人品格的过程。我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还比较端正。”步入晚年时,贾先生曾为《新民晚报》的《读书乐》栏目荐书,举出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歌德的《浮士德》、吴承恩的《西游记》五部书,说是“百读不厌,越读越觉得如嚼橄榄,其味无穷”。细心的读者,不难从这五部书中发现共同的人生考验和生命实践的主题,这一主题,其实也贯彻在他的人生实践之中。本辑收录的文章,正是这一人生实践的一鳞半爪,然而管中窥豹,却也可见出贾先生生平与人格的大端。

作者简介

贾植芳(1915-2008),中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学者。山西襄汾人。曾因参加“一二·九”。1936年出狱后流亡日本,八东京日本大学社会科。抗战爆发后弃学回国,参加抗战活动。1945年被日伪徐州警察局,日本投降后出狱。

目录信息

人生漫笔
且说说我自己
做知识分子的老婆
遗失的原稿
我的读书记
关于读书
我的称谓忆旧
我的戏剧观
我话老年
曲阜行
由两个小男孩想到的
上海是一个海
怀念丸善书店
旧雨新知
纪念余上沅先生
记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
我的难友邵洵美
萧军印象
忆林同济先生和杨必女士
悲痛的告别——回忆胡风同志
悼念梅志先生
一双明亮的充满智慧的大眼睛——为《路翎文论集》而序
忆覃子豪
纪念老友朱锡侯——《风雨年轮》序
迟到的悼念——纪念一位值得纪念的朋友卢扬(克绪)先生
一个普通商人之死
我与陈瘦竹先生的交游
我的老乡王瑶先生
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悼念陈仁炳先生
我的后来者——潘世兹先生
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郑超麟先生
一个不能忘却的朋友——范泉
背影——悼念公木先生
一点记忆,一点感想——悼念巴金先生
回忆王中
我的三个朋友
悼念施昌东
她是一个真实的人——悼念戴厚英
回归与——与俞仪方谈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命运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
从清理重灾区人手
开放与交流
与查志华谈“现代都市小说”
历史的见证——《致胡风书信全编》序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新版题记
《契诃夫手记》新版题记
旧时代的回忆和告别——关于《晨曦的儿子——尼
采传》
《东方主义》中译本题记
一个跨代诗人的历史命运——《勃留索夫日记钞》中译本前记
《人之子——耶稣传》中译本序
纪德《访苏联归来》新译本序
寒夜热力
《热力》序言
记忆
距离
沉闷期的断想

掘墓者
魔术班子
窗外
悲哀的玩具
夜间的遭遇
热力
黑夜颂
悼黄浪萍君
在寒冷的上海
在寒冷里
就是这样的
一张照片
给战斗者
《热力》后记
蝎子过河——新寓言
花与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喝窝心酒,不挣跌份钱——做人要有范儿。 贾老属于一个中国古代“士”的阶层。较其他知识分子,他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思想。书中有贾老对自身的叙述有对朋友的怀念,反应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风骨——这都是铺垫,都是一种大环境的营造。最有价值的是贾...  

评分

贾植芳先生于2008年4月去世了,他活了九十三岁。他有一句名言,“我这一辈子就是人字写得比较端正”。 贾植芳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抗战时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在山西中条山的战斗。 他的一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国民党的监狱,解放后由于“胡风反党事件”的波及,他又坐了...

评分

贾植芳先生于2008年4月去世了,他活了九十三岁。他有一句名言,“我这一辈子就是人字写得比较端正”。 贾植芳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抗战时他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在山西中条山的战斗。 他的一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国民党的监狱,解放后由于“胡风反党事件”的波及,他又坐了...

评分

不喝窝心酒,不挣跌份钱——做人要有范儿。 贾老属于一个中国古代“士”的阶层。较其他知识分子,他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思想。书中有贾老对自身的叙述有对朋友的怀念,反应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风骨——这都是铺垫,都是一种大环境的营造。最有价值的是贾...  

评分

不喝窝心酒,不挣跌份钱——做人要有范儿。 贾老属于一个中国古代“士”的阶层。较其他知识分子,他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思想。书中有贾老对自身的叙述有对朋友的怀念,反应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风骨——这都是铺垫,都是一种大环境的营造。最有价值的是贾...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文笔了得,经历可谓太过丰富。但有时又看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评分

历史无情却又有情。

评分

字里行间都在告诉我们怎么做人,尤其在一个黑暗艰难的时期,做人不仅关乎原则,还关乎幸福。

评分

我们应当感到幸福,未曾经历过那段艰苦黑暗的岁月。也应当为贾老感到庆幸,他挺过来了,看到了现在的中国。感谢他们不曾对这个国家失望,依旧相信着这个国家。

评分

一位有为青年,因追求民主进步,在国民党制下被关押两次,坐牢一年多。仅隔6年,在意气奋发地迎来新中国的1955年,因新中囯的第一个文字狱—"胡风案"入狱11年。服完刑正值文革开始的1966年,又被判刑12年。1980年平反。呜呼,坎坷的一生对应了动荡的中国近代史!"历史惊人的相似"贾先生如是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