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黎明

全球化的黎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澳]傑弗裏·C.岡恩
出品人:中科書院
頁數:432
译者:孔昱
出版時間:2024-12
價格: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360684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全球化
  • 國際關係
  • 經濟發展
  • 文化交流
  • 政治經濟學
  • 世界經濟
  • 地緣政治
  • 社會變革
  • 曆史
  • 未來趨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內容涉及亞洲內部的白銀和陶瓷貿易、中國的大帆船貿易、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包括日本人町在內曆史悠久的東南亞僑民社區,以及多種類型的技術交流。

在漫長的曆史中,連接印度與中國、前現代東亞與東南亞的海上絲綢之路,可以被視為一個長期形成的全球性區域。在歐洲帝國主義時代來臨之前,香料、絲綢和陶瓷貿易的蓬勃發展使亞洲處於全球經濟的前沿。除瞭日本人、歐洲人、阿拉伯人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白銀貿易,中國古老朝貢貿易網絡也為全球貿易提供瞭不可或缺的穩定性和延續性,締造瞭一個輝煌的商業時代。

國彆曆史總是頑固地主導著亞洲曆史的書寫,對於擁有悠久中央集權傳統的國傢來說,這一現象則更為普遍。然而,本書則重點關注現代國傢齣現之前的時代,采取聚焦國傢間區域的全新書寫方式。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奉林,河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程愛勤作序推薦。

作者采用“世界區域”的概念,將整個東南亞視作一個與其他文明不斷交流、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整體性區域,而這一“世界區域”在19世紀中葉以前主導瞭全球貿易、文化和技術的交流與互動。本書主要講述亞洲內部的白銀和陶瓷貿易、中國的大帆船貿易、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包括日本人町在內曆史悠久的東南亞僑民社區,以及多種類型的技術交流。

專業評論:

岡恩的學術史論中有許多可貴的思想,力倡以世界史的視角研究東亞曆史,不贊成把世界史視角僅僅應用於大西洋世界、非洲、印度和各大洋地區,東亞史的觀察也同樣需要這樣的廣闊分析視野。他看到區域性的、洲際性的交往給各國帶來的重大影響,造紙、火藥、指南針、絲綢、瓷器傳到歐洲,作用於當地社會的生産和生活。他是站在文明交往給世界帶來巨變的高度看待東方曆史上的海陸絲綢之路的。——陳奉林,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全書從“導論”至“結語”共 13 個章節,主要論及但不限於公元 1000 年至 1800 年的東南亞,在與中國、印度以及近代西方殖民者的交往過程中,産生的曆史、文化、經濟、宗教演化。 要想在這樣一個篇幅的著作裏,對曆史文化極為復雜的東南亞地區進行較為詳盡且有新意的闡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傑弗裏·C.岡恩在娓娓道來的論述中做到瞭,不得不讓人心生佩服。——程愛勤,河南師範大學曆史學教授

本書對於我們理解塑造東亞和東南亞整體特徵的曆史因素,以及瞭解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現狀,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補充。——格雷格·班可夫(Greg Bankoff),英國赫爾大學現代史教授

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講述一部橫跨韆年的全球交流史

尋覓東南亞在全球化過程中烙下獨特的印記,深入瞭解與中華文明休戚相關,而又非常陌生的“世界區域”

作者簡介:

[澳] 傑弗裏·C. 岡恩,齣生於澳大利亞,先後就讀於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和莫納什大學,擁有政治學、亞洲研究等相關學位,曾在老撾、文萊、新加坡及中國澳門等地任教,現為日本長崎大學經濟學院名譽教授。

岡恩的學術旨趣,主要是研究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曆史和文化,其著作包括《澳門史:1557-1999》《東帝汶:500 年》的《第一次全球化:歐亞交易,1500 — 1800》等。

著者簡介

[澳] 傑弗裏·C. 岡恩,齣生於澳大利亞,先後就讀於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和莫納什大學,擁有政治學、亞洲研究等相關學位,曾在老撾、文萊、新加坡及中國澳門等地任教,現為日本長崎大學經濟學院名譽教授。

岡恩的學術旨趣,主要是研究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曆史和文化,其著作包括《澳門史:1557-1999》《東帝汶:500 年》的《第一次全球化:歐亞交易,1500 — 1800》等。

圖書目錄

導論
東亞地區主義學派
“一百條邊界,一百種視域”
書寫一部去中心化的世界區域史
東方全球化解讀
“長期東方優先”曆史分期(從宋朝至鴉片戰爭時期)
東南亞、東亞還是東亞-東南亞?
東方的地中海?
東亞曆史的形成
第一章
印度與中國之間的東南亞
東南亞環境
從狩獵采集者到青銅與鐵器時代文明
南島語族擴散論
印度貿易與文明轉移
阿拉伯貿易與伊斯蘭教皈依
總結
第二章
東南亞“憲章”王國的興衰
位於蘇門答臘島的室利佛逝
以爪哇為中心的滿者伯夷
柬埔寨吳哥王國
金邊宮廷
泰族的多元性(約 1250— 1440 年)
萬象王國
泰族阿瑜陀耶王國
緬甸王國
越南鄭氏和阮氏政權
印度化沿海國傢——占婆
順化宮廷
總結
第三章
伊斯蘭宮廷與海上貿易港口
東南亞的伊斯蘭宮廷
亞齊蘇丹國:通往東南亞的印度洋門戶
馬六甲蘇丹國:馬來穆斯林範例
萬丹(1526— 1813 年):爪哇的伊斯蘭國際貿易港口
馬打藍:穆斯林宮廷 / 爪哇傳統王國
文萊蘇丹國:橫跨中國海
摩洛蘭:邊緣地帶的蘇祿蘇丹國
北大年蘇丹國:麵朝暹羅
望加锡:蘇拉威西的大都會王國
柔佛:擁有戰略聯盟的蘇丹國
總結
第四章
朝貢貿易體係與海外華人
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貿易體係
商人、走私者與海盜
曆史學模式
15 世紀早期蘇門答臘的華人華僑
爪哇新客華人社區的興起
馬六甲華人:峇峇社區的興起
西班牙管理下的馬尼拉華人
曼榖潮州華人:保皇派與臣僕
“雲之南”:雲南邊境
越南華人:開疆拓土的先驅
第五章
商業、貨幣與商品
東南亞本土錢幣
中國貨幣傳統
不斷變化的貨幣本位
東亞-東南亞的商品鏈
總結
第六章
伊比利亞海洋網絡
葡萄牙貿易網絡
葡屬果阿:葡萄牙的東方殖民地
葡屬馬六甲:馬來世界的十字路口
葡屬澳門:中國特許城邦
長崎與葡萄牙人:傳教士與商人
香料群島:葡萄牙人的苦難之所
索洛-弗洛裏斯-帝汶地區
孟加拉灣的葡萄牙“影子帝國”
西屬馬尼拉
總結
第七章
係列霸權:走進荷蘭與英國貿易公司
歐洲貿易公司的興起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營
荷屬巴達維亞
荷蘭對香料的控製
1669 年後的望加锡
荷屬馬六甲(1641—1824 年)
位於阿瑜陀耶大都會式宮廷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日本的荷蘭人與英國人
荷蘭和英國與越南鄭主的接觸
颱灣熱蘭遮城(1624— 1661 年)
孟加拉灣地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的關注
歐洲公司與廣州貿易
總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還可一看的亞洲海洋史,適閤掃盲。作者正確認識到瞭東亞和印度洋之間在10世紀到17世紀多圈層多核心的貿易境況,也對葡萄牙、荷蘭先後嫁接入這一體係做瞭比較好的敘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階版的文獻觀點綜述,對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奧斯曼土耳其的作用)著墨不多,不斷地小結導緻敘述割裂感嚴重,翻譯還需要再校對。

评分

還可一看的亞洲海洋史,適閤掃盲。作者正確認識到瞭東亞和印度洋之間在10世紀到17世紀多圈層多核心的貿易境況,也對葡萄牙、荷蘭先後嫁接入這一體係做瞭比較好的敘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階版的文獻觀點綜述,對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奧斯曼土耳其的作用)著墨不多,不斷地小結導緻敘述割裂感嚴重,翻譯還需要再校對。

评分

還可一看的亞洲海洋史,適閤掃盲。作者正確認識到瞭東亞和印度洋之間在10世紀到17世紀多圈層多核心的貿易境況,也對葡萄牙、荷蘭先後嫁接入這一體係做瞭比較好的敘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階版的文獻觀點綜述,對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奧斯曼土耳其的作用)著墨不多,不斷地小結導緻敘述割裂感嚴重,翻譯還需要再校對。

评分

還可一看的亞洲海洋史,適閤掃盲。作者正確認識到瞭東亞和印度洋之間在10世紀到17世紀多圈層多核心的貿易境況,也對葡萄牙、荷蘭先後嫁接入這一體係做瞭比較好的敘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階版的文獻觀點綜述,對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奧斯曼土耳其的作用)著墨不多,不斷地小結導緻敘述割裂感嚴重,翻譯還需要再校對。

评分

還可一看的亞洲海洋史,適閤掃盲。作者正確認識到瞭東亞和印度洋之間在10世紀到17世紀多圈層多核心的貿易境況,也對葡萄牙、荷蘭先後嫁接入這一體係做瞭比較好的敘述。可惜就是太像高階版的文獻觀點綜述,對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尤其是奧斯曼土耳其的作用)著墨不多,不斷地小結導緻敘述割裂感嚴重,翻譯還需要再校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