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崇拜:符咒說文》為《中國民間崇拜》(Researches 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叢書第三捲,涉及符咒和咒語的類型、書寫方式以及注解。此前兩捲的內容涵蓋瞭教義和流行觀念,在本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民間習俗的本質和內在邏輯。在法語版叢書中,作者將其作為第五捲齣版。這是由於在闡釋那些深奧的教理、奇幻的創造、道教和佛教哲學的混雜時,作者遭遇到睏難,而這種睏難正是符咒書寫的基礎。
祿是遒(Henri Dore,1859-1931)神父,生於法國,1884年來到中國。他在上海和江南一帶傳教達三十多年之久,在上海、江蘇、安徽和全國各地調查中國民間的迷信習俗,並收集瞭大量包括中國年畫、符咒在內的民俗圖片資料。後因健康受損,迴徐傢匯藏書樓工作,從事著述、研究和教學活動。1931年12月在上海去世。《中國民間崇拜》(法文本)是祿是遒神父花費畢生精力,結閤文獻研讀和田野調查,撰寫而成的關於中國民間宗教的惶惶巨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為這個“中國迷信研究”叢書標記一個
评分此書原名Chinese Superstitions,直譯應為《中國迷信》,譯者譯為《中國民間崇拜》,用心良苦,但卻掩蓋瞭它的西方中心主義傾嚮,也模糊瞭此書的曆史背景。來華傳教士,為瞭在中國傳教,首先要瞭解和清理中國本土信仰,為天主福音開闢地盤,因此,調查中國本土宗教並為它扣上“迷信”的帽子把它掃進曆史的垃圾堆,就成瞭傳教士的“必修課”。這一由西方傳教士反迷信事業,在學術上,將民間信仰對象化瞭,為中國現代民俗學、宗教學的誕生奠定瞭基礎。在政治上,這種有傳教士所開闢的反迷信傳統,則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後來的革命黨所繼承。
评分之所以不采用原書名 李天綱的《金澤》一書中有寫 因為宗教部門認為書名中有迷信二字 而內容齣現瞭佛教道教 會傷害兩教信徒 所以在審稿時沒通過 遂改為《中國民間崇拜》
评分中譯版有十捲……
评分作為資料很好玩也比較便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