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遠邦

凝視遠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陳珊珊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
出版時間:2024-10
價格:7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24410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旅行文學
  • 散文
  • 遊記
  • 文化
  • 隨筆
  • 個人成長
  • 風景
  • 異域風情
  • 思考
  • 人生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793年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是中西關係發展曆史中最為關鍵的外交事件之一,其政治層麵的影響已被眾多學者廣泛討論;但同時,作為18世紀一次重要的科學考察,它所包含的科學探索內容卻鮮有學術探討。本書作者聚焦於來華使團的圖像創作活動,通過梳理使團藝術傢在本次旅程中,特彆是在中國土地上對於互贈禮品、外交儀式、山川地貌、城市民人、科技文化等要素的觀察和描繪,以及這些素材在其後的進一步加工與流傳,強調瞭該圖像創作過程中藝術、科學與外交的碰撞與融閤。由此,作者指齣,在18世紀的西歐社會環境影響下,從中國歸來馬戛爾尼使團各成員實際上具備瞭一種多元的中國觀,這些觀念付諸文字與圖像,塑造瞭其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西方社會對於中國的復雜認識。

著者簡介

陳珊珊,香港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教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嚮為藝術史,已齣版專著Art, Science and Diplomacy: A Study of the Visual Images of the Macartney Embassy to China, 1793(Springer Nature, 2023)。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航嚮東方” / 1
第一節 曆史背景 / 1
第二節 華夏聲名 / 17
第三節 藝術、科學與外交 / 28
第四節 文與圖 / 41
第二章 “貢品”與“賞賜” / 48
第一節 禮品交換 / 48
第二節 禮品差異 / 52
第三節 禮品之外 / 68
第三章 曆史一刻 / 77
第一節 拜謁 / 77
第二節 緙絲掛毯之秘 / 90
第四章 旅途 / 103
第一節 海洋 / 103
第二節 陸地 / 114
第三節 全球自然史 / 122
第五章 中國風貌 / 139
第一節 城市與地形 / 139
第二節 “如畫”美學 / 153
第三節 “崇高”與中國廢墟 / 162
第四節 大運河 / 173
第六章 中國人 / 184
第一節 全球視覺的民族誌 / 184
第二節 乾隆皇帝與廷臣 / 190
第三節 土地上的中國人 / 198
第四節 女性與傢庭 / 203
第五節 宗教和儀式 / 210
第六節 罪與罰 / 217
第七章 中國科技 / 225
第一節 科學背景 / 225
第二節 水上航船 / 227
第三節 陸路行人 / 233
第四節 技術工具:數學、冶金和航海 / 240
第五節 農事 / 245
第六節 武備 / 251
第七節 畫中學問 / 256
第八章 迴響 / 266
第一節 齣版物 / 266
第二節 復興的中國風 / 277
第三節 原始東方主義 / 283
結 論 / 288
譯名對照錶 / 292
參考文獻 / 299
後 記 / 30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推荐序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西关系发展历史中最为关键的外交事件之一,其政治层面的影响已被众多学者广泛讨论。但同时,作为一次重要的科学考察活动,它所包含的科学探索内容却鲜有学术探讨。18世纪,欧洲各国发起了许多全球性探险活动,收集了大量关于地球、动植物以及异域人...

評分

1793年,英国政府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派出外交官马戛尔尼率领一支庞大的使团出使清朝,这是英国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他们期待这是一场文明与文明的对话,在后来这次历史事件被称为“龙与狮”的会面。其中,龙象征着古老的中国,狮子指代英国。 . 本书主要是关注了“视...  

評分

本书讲述了一个历史事实,更是记录了东西方两个大国的首次碰撞。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较量,一面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野心勃勃的英国而另一边则是沉醉在康乾盛世中的即将没落王朝。 1792年的,乔治三世派遣了一个庞大的访华使团来到遥远又神秘的东方大国。为首的就是乔治 马戈尔...  

評分

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超过800人的使团访问中国,其官方说辞是为转达英王乔治三世对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祝贺,实际目的是“改善英国在中国的贸易环境,缓和与清王朝的关系”。因为马戛尔尼不愿意向乾隆皇帝叩头,乾隆拒绝了他们所有的外交要求。但同时作为一次重要的科学考察,它所...  

評分

1792-1794年的马戛尔使团,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到访中国的外交使团,以建立东西方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为目标。它是中西关系发展历史中最为关键的外交事件之一。 本书序言中也提到,这个重大的外交事件一直被放在政治领域探讨,作为一次重要的科学考察活动,它所包含的科学探...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講述瞭一個曆史事實,更是記錄瞭東西方兩個大國的首次碰撞。 這是一次曆史性的較量,一麵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野心勃勃的英國而另一邊則是沉醉在康乾盛世中的即將沒落王朝。 這次訪華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留給曆史的是深刻的思索。 本書以其獨特的研究視角、豐富的史料和清晰的邏輯結構,為讀者呈現瞭一場關於18世紀中西交流的視覺盛宴。書中包含大量圖片和彩圖,作者邏輯清晰,語言流暢。而且本書視角獨特,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切入曆史真實,包含瞭豐富的史料和多元中國觀,對於讀者的理解西方社會對中國認知的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本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也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和觀賞性。對於研究中西關係史、藝術史以及外交史的學者和愛好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無疑是中外關係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從外交角度,從翻譯角度有很多論述雙方的隔膜,而本書則是講述瞭對這個使團內部的組成,以及他們帶迴去的文字圖畫“成果”是如何塑造中國的形象的,而這種隔閡則是要持續很久,直到他們換瞭一種方式來打開清帝國的大門

评分

本書提供一個觀察前近代時期中西交流活動的獨特視角,不同於傳統上關於馬戛爾尼使團的政治外交研究,作者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切入,考察瞭使團藝術傢們關於中國之旅的圖像生産活動,並結閤當時西方社會文化思潮的演進情況,為讀者呈現瞭一場作為“西方科學探險活動”的訪華曆程——在清王朝依其傳統懷柔遠人之時,英國來訪者們亦依其時代慣例,以藝術、科學與外交相互結閤的形式凝視著遠邦。

评分

本書講述瞭一個曆史事實,更是記錄瞭東西方兩個大國的首次碰撞。 這是一次曆史性的較量,一麵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野心勃勃的英國而另一邊則是沉醉在康乾盛世中的即將沒落王朝。 這次訪華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留給曆史的是深刻的思索。 本書以其獨特的研究視角、豐富的史料和清晰的邏輯結構,為讀者呈現瞭一場關於18世紀中西交流的視覺盛宴。書中包含大量圖片和彩圖,作者邏輯清晰,語言流暢。而且本書視角獨特,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切入曆史真實,包含瞭豐富的史料和多元中國觀,對於讀者的理解西方社會對中國認知的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本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也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和觀賞性。對於研究中西關係史、藝術史以及外交史的學者和愛好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

本書講述瞭一個曆史事實,更是記錄瞭東西方兩個大國的首次碰撞。 這是一次曆史性的較量,一麵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野心勃勃的英國而另一邊則是沉醉在康乾盛世中的即將沒落王朝。 這次訪華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留給曆史的是深刻的思索。 本書以其獨特的研究視角、豐富的史料和清晰的邏輯結構,為讀者呈現瞭一場關於18世紀中西交流的視覺盛宴。書中包含大量圖片和彩圖,作者邏輯清晰,語言流暢。而且本書視角獨特,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切入曆史真實,包含瞭豐富的史料和多元中國觀,對於讀者的理解西方社會對中國認知的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本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也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和觀賞性。對於研究中西關係史、藝術史以及外交史的學者和愛好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