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組麯,ISBN:9789570834147,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Irène Némirovsky
1903年生於烏剋蘭的首府基輔,猶太裔齣身,因俄國革命之故,1917年全傢逃離俄國,後遷徙至巴黎定居,18歲起開始以法文寫作。1926年與一位同為俄國齣身的銀行傢米歇爾‧艾普斯坦結婚,處女作《大衛.高勒德》(David Golder, 1929)在巴黎甫齣版即聲名大噪。同年,生下大女兒丹妮絲(Denise Epstein)。緊接著齣版的《舞會》(La Bal, 1930)同樣轟動。1937年,她的小女兒伊莉莎白(Élisabeth Epstein)齣生。與其他同期的猶太作傢一樣,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因為血統的關係無法通過國籍審查,始終維持滯法俄國人的身分。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全麵開打,1940年,內米洛夫斯基的作品因為血統問題被迫停止發行。同年,她隨著法國境內的逃亡潮逃到伊希-主教鎮(Issy-l'Év que)附近。1941年,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遭法國警察逮捕,1942年夏天於奧斯威辛集中營遇害,她的先生隨即也因猶太身分被捕,在毒氣室裡結束生命。他們的大女兒丹妮絲當時年僅13歲,逃亡時始終帶著一隻箱子,裡麵裝瞭母親所遺留的珍貴紀念物:內米洛夫斯基最後的手稿,也就是至今甫得一見的《法蘭西組麯》。
六月的巴黎,听上去很美。但运送炸弹的飞机正在逼近,这便是二战时的那个六月的巴黎。文字将我们从和平盛世拽进那段恐慌,作者伊莱娜留下这篇未曾结束的著作,和无数犹太人一样,死于集中营。这部手稿能幸存于世,本身就是个传奇故事。她的两个孩子寸步不离地守着这部手稿,继...
評分文学即人学。假如机缘巧合,老调重谈也有老调重谈的好处。读完《法兰西组曲》后突然想到的,竟是老高尔基这句悖时又悖时的话。的确,在这部堪称史诗以二战为背景的作品中,作者展示了非凡的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思想深度。优雅的叙述节奏,生动的细节刻画,以及深刻的人性洞察,...
評分很久以前,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早晨醒来,身边熟悉的面孔消失,生活不复往昔,日常秩序紊乱,你将怎么办? 啊,我将怎么办?说实话,还没有细想。当时,大概觉得问题过于虚无缥缈:无非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遥远预想。退一步讲,即使在人类生存、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每一种“可...
評分我曾认为,女性作家是永远难以企及伟大的,因为她们无法摆脱顾影自怜的自恋,这一女性作家特质,在成就了她们的同时也成为她们的局限。 《法兰西组曲》是我看到的一个例外。它让我看到一位女性作者可以超脱自身的小世界,对时代和世界怀有真真切切的关注。宛如工笔画一般...
評分非常喜欢这个封面。书也一样,写的是战争,却像在跳一支舞。没有太血腥的场面,倒是很有美感。敌人一样是人,是不是。即使是同胞,在战争中也可以冷漠彼此。战争的极端环境下,人性被放大,特别是自私一面。 写得非常优秀。技巧好极了。是的,我是说技巧。因为,行文时时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