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中俄两国学者共同向契诃夫致敬的作品!
本书的作者——在1940年代驰名俄罗斯和欧洲的记者、评论家伊利亚·爱伦堡说:“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
著名俄文翻译家、契诃夫专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珍爱之书:“10年前的一天。我终于决定将这本给了我很多教益与感动书翻译过来!”
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的创作初衷:“关于契诃夫,已经写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勤奋的文学评论家写过他,20 世纪初的一群大作家——高尔基、托马斯?曼、鲁迅、萧伯纳、高尔斯华绥、莫里亚克,也写过他。我起意和读者交流一下我对契诃夫的生活与创作的看法,并不想发现早已被人发现的道理。我仅仅作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新时代的文学家,试图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契诃夫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其生命力远比所谓的“契诃夫作风”久远得多。这是老问题——关于作家的责任,关于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关于艺术的规律。这是个古老的,但也许是最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大时代需要大艺术。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时代,应该说说人的心灵的卫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写契诃夫,也是写小说艺术的书。万有文库爱伦堡那本有此一文。
评分爱伦堡的文学见识本来就不是一流的,要想通过他的描述与分析增加些对契诃夫的小说艺术的理解,是不大可能的。而译者又喜欢在每个章节前面跳出来说些可有可无的甚至干脆就是重复作者意思的话,去掉这些完全多余的文字,那这本书的内容就更像一篇被稍微拉长的关于契诃夫的文章,出自一位资深记者之手。
评分关键词:谦逊、善良、表现真实、痛恨虚假、在作品中表现出冷静的态度但并不冷漠、追求短篇小说语言的简洁、诗意、文学革新家、人道主义者、园艺师、喜欢小孩子、爱小狗……多么温暖的安东·巴甫洛维奇!单是契诃夫的人格魅力就足以让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正式成为他的迷弟。“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
评分他不喜欢心中没有痛苦的人
评分卖太贵。好在和爱伦堡意见差不多甚至比他更有领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