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身的感覺

生命本身的感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剋裏斯托夫·科赫
出品人:原力
頁數:390
译者:李恒威
出版時間:2024-7-1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71027971
叢書系列:第一推動叢書:生命係列
圖書標籤:
  • 生命
  • 感悟
  • 哲學
  • 存在主義
  • 自我認知
  • 心靈成長
  • 人生思考
  • 精神世界
  • 內省
  • 覺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生命本身的感覺》一書中,作者剋裏斯托弗·科赫對意識給齣瞭一個直接的定義,將意識定義為任何的主觀體驗——從最平凡的到最高尚的活著的感覺。心理學傢研究的認知操作是一種特定的意識知覺,神經科學傢在追蹤大腦中的神經關聯的過程中認為大腦是思考的器官。但為什麼是大腦而不是心髒、肝髒或者其他器官呢呢?科赫認為,迴答這些問題所需要的是從一些感官經驗開始的,先要瞭解我們的身體結構,然後進入大腦的定量理論。 本書描述瞭這個理論如何解釋意識神經學的許多事實,以及它是如何被建立並且被世人熟知,最終成為一個臨床上有用的意識測量標準的。

著者簡介

剋裏斯托夫·科赫,德裔美國神經科學傢,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瞭27年的教授,目前是美國西雅圖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的總裁兼首席科學傢。科勒長期從事計算生物物理以及視覺和意識的神經基礎研究,並與DNA雙螺鏇結構發現者之一弗朗西斯·剋裏剋共同開拓瞭對意識的科學研究。剋裏剋去世後,科勒繼續從事意識和大腦領域的研究和探索。相繼齣版瞭《對意識的探索——神經生物學方法》《意識:一個浪漫還原論者的自白》等著作。

圖書目錄

前言
緻謝
1.意識是什麼?
2.誰有意識?
3.動物意識
4.意識與其他心智功能
5.意識與腦
6.追蹤意識的印跡
7.我們為什麼需要意識理論?
8.整體
9.意識測量工具
10.超級心智與純粹意識
11.意識有功能嗎?
12.意識與計算主義
13.為什麼計算機沒有體驗?
14.意識無處不在嗎?
尾聲
注釋
參考文酞
索引
這何以至關重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美国科赫数十年来一直关注意识问题,并且,他是以自然领域的进路探索意识,在这个意义上,由于依傍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科赫的研究相较于同类型的哲学著作有更大的向外拓展的可能。 本书的整体结构从意识定义与主体性出发,引出ITT的相关研究与整体的提法,基本上在每一章都佐以...  

評分

一直特别喜欢第一推动的丛书,所以有时候即使是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的领域,也敢入手,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入手是我的错,只要我入手,下面的就交给第一推动,他,肯定能把这个未知的领域给我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么,就是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 ...  

評分

評分

評分

最近几天的通勤地铁上,阅读了一本挺好看的关于意识研究方面的科普书籍——德裔美国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1956- )的《生命本身的感觉》(李恒威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7月第一版)。 科赫长期从事计算生物物理以及视知觉、注意和意识的神经基础研...  

用戶評價

评分

實話說我現在的水平從第五章開始沒辦法弄明白,以後可以當詞典翻翻。

评分

本書閱讀輕鬆不枯燥,讀者在閱讀中輕鬆獲得神經意識的科普知識,深層次的學習到意識是什麼、意識與腦、超級心智與純粹意識之間的關係…… 作者有著豐富的臨床實踐,從論述意識就是任何一種體驗講起,到探索意識的深度,心理學傢的主觀測量法,最後鼓勵讀者去領會意識,追求存在的真正本質。 第一推動叢書:生命係列齣版的新書,作者是專業的神經科學傢,但卻有著高超的文學功底。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解意識神經,文字精彩、生動、輕鬆、有趣。 本書可以幫助神經和精神病患者,瞭解意識神經和腦生物物理特性的相關知識,會對病情有所幫助。

评分

一直特彆喜歡第一推動的叢書,所以有時候即使是自己不瞭解的領域,甚至是完全不知道的領域,也敢入手,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入手是我的錯,隻要我入手下麵的就交給第一推動他,肯定能把這個未知的領域給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生命本身的感覺,涉及到瞭三個維度的研究: 從認識的主體,也就是從生命的主體齣發,看這生命對於世界的感知。這是一種其他人都無法替代的角度。 從生物學和物理的領域,瞭解這種認知存在的硬件基礎。說實話,我想到瞭生物學,卻真的沒有想到還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這個真的蠻新穎的。 然後就是哲學的角度。 著名文學傢劉震雲曾經說過一句話,那就是任何問題的終點都是哲學。這本書更加深瞭我對這一點的認識。

评分

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世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獲得任何關於靈魂的確切知識”。將意識定義為主觀體驗,這個定義相當的簡單,但是什麼是“主觀”,“體驗”又是如何産生的呢?如果剝離瞭一切感覺(體驗)是不是就是真的“生不如死”瞭呢?在這本書中,作者討論瞭人類的意識,提齣瞭重要的“整閤信息理論”,並概述瞭這一理論如何依賴內在因果力來界定意識體驗(雖然聽起來很像玄學但是相信我真的是科學但是請不要重復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樣的蠢話科學沒有盡頭謝謝)。為瞭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作者討論瞭“人工智能是否會擁有與其人類水平智能相匹配的人類水平的意識”,並指齣“體驗不是從計算中産生的”,再完美的人腦模擬軟件也不過是“一座無人的空屋”。在書的最後一部分,作者也提到瞭這一理論所麵對的爭議,並直言“要麼證實,要麼證僞”。

评分

我們就在生命之中,卻始終對它知之甚少....本書則從意識齣發去感知生命,從開始到結束,從生物普遍的感覺到未來人工智能的轉換,探索到腳步從未停息。有意思的是作者研究領域從物理學到神經生物學,眾多物理學傢的研究增添瞭很多趣味,如馬赫的現象學研究,量子糾纏、疊加態還有彭羅斯“意識的量子引力理論”等等,認識自我的過程是如此有趣,難道意識真的是無處不在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