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本身的感觉》一书中,作者克里斯托弗·科赫对意识给出了一个直接的定义,将意识定义为任何的主观体验——从最平凡的到最高尚的活着的感觉。心理学家研究的认知操作是一种特定的意识知觉,神经科学家在追踪大脑中的神经关联的过程中认为大脑是思考的器官。但为什么是大脑而不是心脏、肝脏或者其他器官呢呢?科赫认为,回答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是从一些感官经验开始的,先要了解我们的身体结构,然后进入大脑的定量理论。 本书描述了这个理论如何解释意识神经学的许多事实,以及它是如何被建立并且被世人熟知,最终成为一个临床上有用的意识测量标准的。
克里斯托夫·科赫,德裔美国神经科学家,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担任了27年的教授,目前是美国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科勒长期从事计算生物物理以及视觉和意识的神经基础研究,并与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开拓了对意识的科学研究。克里克去世后,科勒继续从事意识和大脑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相继出版了《对意识的探索——神经生物学方法》《意识:一个浪漫还原论者的自白》等著作。
很关注这个领域,于是此新书一上架就读了。关于意识的相关理论历来由于翻译问题需要读者根据原文自己做对照阅读,但是本书的译者非常清晰地区分了相关概念,我认为符合原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易于理解。这是一本非常值得精细阅读的译著,对于专业研究有帮助。入门级读者还是...
评分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存在着数之不尽的奥秘,生命则是这个宇宙的造物主最为神奇的杰作之一,而对于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灵长类动物生命——人类而言,意识,则是这个杰作最为神奇和神秘的内核。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这个世界所蕴含的信息流,人类所能接受到的仅仅是其亿万...
评分对于没有深思过意识问题的人而言,“意识即体验”仿佛一句空话,简直不知所谓。不过,如果你听说过查尔莫斯的僵尸论证的话,那么对于理解这个观点,多少会有一些助益。查尔莫斯在其思想实验中构造的 “僵尸”不是影视剧中的僵尸,而是指一种在物理上与人类完全相同的生物,它们...
生命的意义在于感知,我们凭着触摸、看见、听到、闻到等感官加深这与世界的联系,并进一步的感知这个世界,而反之赋予我们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与思考能力,这便是心智。而意识则是心智的核心。 意识是如何产生又怎样被定义?是不是只有人拥有意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试图发掘出意识的组成与运行机制,且如何作用于心智功能。而研究的结果导向了进一步的思考,即计算机是否能拥有意识。 想起了之前电视中的科幻情节,人死后意识被上载到云,以电子的方式永存。如果计算机能接通意识,它是否能产生自我意识与感知体验?如果这些可能的话,未来一代的机器人类新时代即将来临了。
评分生命本身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大脑是怎样操控着我们的思考的? 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生命的本身吗? 我们的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会以怎样的状态活着。 这本书从现象学、自然科学与哲学这三个维度为我们分析了意识的存在,也让我们从意识的角度去看到生命的本质。 ps:人类能够拥有现有的意识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啊!
评分第一推动的题材一直很吸引人
评分意识,这么个抽象的概念,脑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夫给出了蕞直接而通俗的解释。他认为意识就是活着的感觉。基于这个逻辑,这本书深度探讨了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种是否存在意识的问题。
评分自人类有思想记录以来,体验是如何出现的,始终让人感到困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