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

大风起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瞿骏
出品人:鸣沙
页数:388
译者:
出版时间:2024-10
价格:8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2826264
丛书系列:鸣沙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历史
  • 战争
  • 英雄
  • 传奇
  • 史诗
  • 抗争
  • 命运
  • 家国
  • 热血
  • 悲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旭麓先生曾言:“辛亥革命后的山重水复是‘五四’运动兴起的背景,‘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后有国共合作,而后有五卅运动,而后有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它的伟大意义将这样历史地表达出来。”这段话是本书的思考缘起,提供了理解五四运动的钥匙。

本书希望打破五四研究由来已久的“北京中心主义”和“革命消解主义”,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中国各区域,尤其是江浙地方上五四运动发生、拓展、延续的机制;中心对各地方强度有别,路径多样的影响和地方人士那些不能被中心消解的主体性和被中心激发出的主体性。同时,本书也希望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揭示干革命者、说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的实际人生和身心演变,以在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中真正理解“五四”。

作者简介

瞿骏,1978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青年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化学会理事、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著有《花落春仍在:20世纪前期中国的困境与新路》《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立干以扶枝: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十讲》等。

目录信息

绪论 在地方的五四与长程革命中的五四
一 新文化如何“到手”
二 探索地方读书人的“主体性”
三 怎样从地方反观“中心”
四 长程革命的意义
第一章 新文化下行——五四在江浙地方的拓展
第一节 “下行”的受众
第二节 新文化“下行”的诸渠道
第三节 “下行”与地方读书人的关联
第二章 进退失据——五四大风中的地方老新党
第一节 五四大风何以蔓延
第二节 老新党对新文化的适应
第三节 老新党对于新文化的排拒
第四节 老新党的观念之滞与生活压力
第三章 觅路的小镇青年——钱穆与地方的五四
第一节 新思想如何“坌至涌来”
第二节 “逐月看《新青年》”之后
第三节 “重温旧书”的内与外
第四章 钱穆为何不革命——“长程革命”中主义的地方传播
第一节 《宥言》无关河上肇
第二节 钱穆与主义的地方传播
第三节 主义传播的“南北差异”与“南方特征”
第四节 谁能走向革命
第五节 钱穆疏离革命的思想理路
第五章 吴宓怎样理解“新文化”——释读《新文化运动之反应》
第一节 《反应》如何引发“反应”
第二节 从《反应》看吴宓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与理解
第三节吴宓、《反应》的时代“尴尬”
第六章 “学衡”老师辈、学生辈与五四的延展
第一节 从“两军对垒”到“多方互动”
第二节 “信息落差”中的老师辈与学生辈
第三节 革命年代里的学生辈与老师辈
第七章 助产“主义时代”——以《中国青年》为例
第一节 《中国青年》的定位问题
第二节 《中国青年》的“推广周知”
第三节 《中国青年》的“读者阅读”
第八章 一个五四青年的国民革命——以江绍原为例
第一节 瘟疫传言的政治化
第二节 国民革命与五四精英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最近出版了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 : 1911-1927》,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五四”对各区域、不同士人、路径多样的影响。同时,本书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以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中...

评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最近出版了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 : 1911-1927》,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五四”对各区域、不同士人、路径多样的影响。同时,本书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以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中...

评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最近出版了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 : 1911-1927》,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五四”对各区域、不同士人、路径多样的影响。同时,本书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以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中...

评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最近出版了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 : 1911-1927》,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五四”对各区域、不同士人、路径多样的影响。同时,本书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以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中...

评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最近出版了新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 : 1911-1927》,从“地方视野”出发,展示“五四”对各区域、不同士人、路径多样的影响。同时,本书立足“长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剧本和“五四”的舞台,以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中...

用户评价

评分

“五四”堪称是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的基本问题之一,成果汗牛充栋。不过,无论是将其视为思想文化运动、革命进程中的转折点,还是议会民主制下的有组织的学潮,都需要注意:“五四”在当时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不能过高估计,毕竟不乏参加北大入学考试却从未听闻过“五四”为何物的外地学生。因此,“五四”是如何从京沪中心城市向大区、省、甚至县一级的“地方”渗透,如何为当地读书人接触、认知、运用,进而融入这一浪潮(姑且言之)当中,也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此书以过去数年作者发表的数篇论文为基础,从“地方视野”和“长程革命”的角度,分析“五四”在江南地区的落地,及其江南读书人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很不错的解释。

评分

风数行而善变,难以捉摸,地方视野和实操流衍,不失为捕风的有益实践。

评分

通过信息在不同层级进行传递、流通的架构打开了空间,照亮了很多问题层次。

评分

没有这么差,有些人评论一星,我翻了下主页,发现他对这位作者的多数评论都是1-2星,甚至未出版的一本书也被标了1星。我觉得似乎是对作者有意见,而非学理上的评判。这本书其实打开了五四新文化研究的地方视野,近年来学者有意寻找某种另类五四,或边缘五四,如从既定的以北京为中心转移至上海,又如本书以两地为中心转移至地方的运动。看五四及新文化思想如何弥散,建构社会事实,形成社会普遍共有,即心态史所关注的心态,将五四研究在地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评分

不懂“五四”研究,简单说几句阅读体验:绪论、第一、第二章讨论五四运动“在地化”,观点和写作思路,颇有启发。第三、第四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切入的角度比较好,对钱穆思想行为的阐释,是到位的。第五章到第八章,跟前面几章比较,感觉稍显平淡。此外,作者已经在尽力压缩引文了,但还是感到史料原文引用过多,很多史料用自己的话论述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