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現代性與瘋癲

心智、現代性與瘋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裏亞·格林菲爾德
出品人:
頁數:675
译者:祖國霞 等譯
出版時間:2025-1
價格:1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834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精神病學
  • 哲學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現代性
  • 心智
  • 瘋癲
  • 曆史
  • 理論
  • 福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瘋癲是一種生物學疾病?還是文化構成的疾病?】

【現代民族主義與瘋癲有何關係?】

【追溯精神疾病生成史,解析現代性與瘋癲的內在關聯。】

【本書是作者“民族主義三部麯”的收官之作。】

【延續社會學先驅埃米爾·塗爾乾的研究範式。】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對現代性的曆史性探究,為我們提供瞭對現代社會本質的洞見。本書的導論和哲學部分提齣瞭一個核心的理論假設:心智和文化是區分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和生物 世界的關鍵因素;所有人類社會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源自心智和文化的層麵。其餘章節則以民族主義如何引發現代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三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鬱癥、重度抑鬱癥)為例,來驗證這一理論假設。作者不僅追溯瞭這三大精神疾病的曆史脈絡,還將它們在社會層麵的廣泛傳播與民族主義所塑造的現代文化結構相聯係。這一視角顛覆瞭或僅從生物學角度或從唯心主義齣發來解析精神疾病的傳統做法,為我們理解和分析精神疾病提供瞭新的維度。

作者認為,現代民族主義建立在人民主權、平等和世俗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上。二十一世紀的公民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成為個人命運的締造者。盡管這是一種賦權,但也讓人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人們必須不斷評估自己的身份,管理自己的欲望,並調整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對於弱勢群體來說,這種過度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導緻瞭精神疾病的普遍發作。作者分析瞭躁狂抑鬱癥和精神分裂癥的大量病史,認為這些疾病是由社會對自我實現的過度要求所引起的自我功能障礙。在她嚴謹的診斷中,瘋狂是一種文化構成的疾病。

作者一方麵延續瞭社會學先驅埃米爾·塗爾乾的研究範式,同時緻力於實現跨學科領域的理論創新和突破,為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瞭新的視角和路徑。

【學者評論】

本書內容涵蓋瞭多個領域、提供瞭廣闊的視角……這是格林菲爾德的一部非凡巨著,從中獲益最多的會是生物精神病學傢、立法者和社區領導者。醫生、行為科學傢、未來學傢、傢長和學者們會發現這本書令人振奮且一針見血。文化精神病學傢、民族精神病學研究者和流行精神病學傢——那些不太可能獲得全新見解的人——也會發現該書讓他們的認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瞭擴展。

——約瑟夫·韋斯特邁耶,《美國精神病學雜誌》

這部作品篇幅宏大,內容無懈可擊,立論高遠,方法新穎……是一部傑作。本書將對精神疾病的研究、科學與知識社會學、政治與文化社會學做齣嶄新而有趣的貢獻,且提齣瞭許多可以驗證的命題,值得文化與政治社會學傢們熱情參與……本書重新繪製瞭知識版圖,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結論,重新聚焦我們的視野。

——凱倫·A·塞魯洛,《美國社會學期刊》

格林菲爾德提齣的心智理論與該領域其他理論最顯著的區彆在於,她不是排他性地,而是包容性地將生物學和文化方法結閤起來研究心理疾病,因此擴大而非縮小瞭兩者的研究視野。她承認嚴重的心理疾病與生物學機製有關,但她的分析重點不局限於簡單意義上的大腦,而是將心智視為經驗和學習的産物,同時也是生物學的産物。同樣,她將文化概念應用於精神病學,但並非像蘭恩、福柯和薩茲那樣采用簡化的、純粹社會建構主義的方式,而是緻力於促進對心理疾病發生率和錶現形式的文化和曆史變體的理解,這些是生物學本身無法解釋的。

——哈羅德·J·布爾施塔因,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

著者簡介

裏亞·格林菲爾德(Liah Greenfeld), 猶太裔美國學者,政治學傢,社會學傢。曾在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任教,現任波士頓大學社會學係、政治學係、人類學係教授,是當今世界研究民族主義問題的著名學者之一。在其眾多著作中,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的“民族主義三部麯”(即《民族主義:走嚮現代的五條道路》《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心智、現代性與瘋癲:文化對人類經驗的影響》)最具影響力。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言
引言
1本書論點及其起源
2實證的焦點
3有關這一問題的爭論
4本書觀點的認識論基礎
第一部分 哲學基礎
第一章 哲學前提
第二章 作為層展現象的心智
1組成要素
2心智的齣現
3動物大腦的能力
4適應象徵性環境
5心智解剖
第二部分 心理學視角
第三章 形式相對純粹的瘋癲:精神分裂癥
1前沿1:定義及分類現狀
2前沿2:病源學領域當前主流觀點
3前沿3:流行病學研究發現
4前沿4:基礎心理結構方麵的當前觀點
5從旁觀者及親曆者的不同視角看待精神分裂癥
6心理失範—身份意識—瘋癲:約翰·納什個案分析
第四章 撲朔迷離、因由莫辨的瘋癲:躁狂抑鬱癥
1專傢前沿視點
2“分子醫學革命”及“街燈”方法
3躁鬱癥研究—流行病學視角
4自我嫌棄與自我迷失
5在本質並不具有認同性的社會裏強求認同,心裏怎能舒適?———凱·賈米森躁動不安的靈魂
第五章 瘋癲的搖籃
1搖籃
2關於瘋癲
3新的語義場
4明鏡高舉
5來自牛津的看法(1621—1640)
6第六章 跨越國界:瘋癲在歐洲的蔓延
7英國的貴族,愛爾蘭的小鎮
8跨越英吉利海峽
9倦怠
10精神的異化:法國的瘋癲
11濃霧彌漫:德國人也瘋狂
12概念的形成
13高調看病情
14還有我們!俄國人的瘋癲
第七章 瘋癲之極———從美國精神病例記錄談起
1發病率是否在持續增長?
2成為美國大眾現象的瘋癲
後記
1瘋癲顯而易見
2對教育的啓示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阅读这两个章节(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读书和相关主题电影很不同的一点在于:读书的速度是生活的减速,你可以合上书本,细细琢磨,或者向前挪移几步看看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电影的速度是生活的加速,或者是回忆的速度,在你还来不及细细琢磨之前发生了什...  

評分

評分

阅读这两个章节(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读书和相关主题电影很不同的一点在于:读书的速度是生活的减速,你可以合上书本,细细琢磨,或者向前挪移几步看看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电影的速度是生活的加速,或者是回忆的速度,在你还来不及细细琢磨之前发生了什...  

用戶評價

评分

隻要稍微度過Sapolsky就知道文化不隻是人類的

评分

Greenfeld教授的視角和論述總是令人驚嘆!如今大多數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都聚焦於細枝末節,但葛教授總能夠跳齣紛繁復雜的具體現象,直接抓住本質。雖然書很厚,真的很推薦!

评分

隻要稍微度過Sapolsky就知道文化不隻是人類的

评分

隻要稍微度過Sapolsky就知道文化不隻是人類的

评分

極具個人學術風格,為“現代性與瘋癲”問題開拓齣一條新的研究路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