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物不倦

摹物不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劉紫雲
出品人:
頁數:344
译者:
出版時間:2024-12
價格:8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347041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繪畫
  • 臨摹
  • 技法
  • 學習
  • 觀察
  • 傳統
  • 中國畫
  • 審美
  • 藝術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小說的世界不僅有各色人物,更有萬韆物象。在中國古代小說中,物象曾一度先於人物而穩踞敘事的中心。以何種方式描寫或敘述物象,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中經曆瞭一個不斷生成、演化的過程。寫物的傳統,可以遠溯至先秦,但在崇奇尚怪的文化觀念影響下,反常之物、超常之物因其“怪”“異”纔為彼時的敘事所留意。一直到明代中後期的世情小說中,物象纔不僅以其日常性獲得認可和關注,而且被吸納為日常敘事的必要成分。物象參與勾勒一種日常生活的新輪廓,並重塑長篇小說的語言景觀;對物象的描寫與敘述共同匯聚成一種冷靜、疏離的語言風格,而正是這種風格蘊含瞭明清小說日常敘事的重要精神:將物從意義的重負中解脫齣來,讓物迴歸物本身。本書嘗試梳理日常物象浮齣文學地錶的曆史過程,並通過經典文本鈎沉那些原本被視為零散、瑣碎、缺乏獨立價值的日常物象描寫,使其重新進入讀者和研究者的視野,藉此激發對明清日常敘事新型審美風格及創作觀念、明清物質生活及文化更為深細的感知與理解。

著者簡介

劉紫雲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訪問學者,現任教於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研究領域為明清文學與古代小說,研究興趣涉及古代小說日常敘事、明清物質文化與情感話語等議題。主持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古代小說日常物象描寫的理論闡釋”,在《文藝理論研究》、《紅樓夢學刊》、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中外刊物發錶論文多篇,譯有《一九〇六:英倫鄉野手記》、《臧否饕餮: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飲食書寫》(參與)。

圖書目錄

緒論:作為小說構成要素的物象與日常敘事
上編走嚮日常:古代小說物象描寫的演變史
第一章先明小說的尚奇傳統與平常之物的浮現
第一節非常之物“開疆拓土”
第二節平常之物“浮齣地錶”
第二章商業齣版、城市文化與明小說物象描寫的日常化
第一節明中後期商業齣版的日用性與世俗化
第二節明中後期話本小說物象描寫的日常化
中編言之有“物”:物象與世情小說的日常敘事
第三章物象與情節形態
第一節“焦點物象”與節點性情節
第二節“綫索物象”與連續性情節
第四章物象與敘述形式
第一節“場景”中的物象
第二節“停頓”與“概要”中的物象
第五章物象與人物場域
第一節“物象群”與人物場域總體麵貌的界定
第二節“單物象”與人物場域精神內核的提煉
下編象外之意:物象的文化意蘊與文體風格
第六章物象的文化意蘊
第一節儒林衣冠與士人文化之檢討
——以《儒林外史》為例
第二節私室陳設與多元價值——以《紅樓夢》為例
第七章物象與文體風格
第一節篇幅與結構方式
第二節語言與藝術觀念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一
後記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哪天我)能像紫雲老師解讀一件皮襖那樣做學問,也算不枉讀書十幾年。

评分

(哪天我)能像紫雲老師解讀一件皮襖那樣做學問,也算不枉讀書十幾年。

评分

框架很棒

评分

框架很棒

评分

(哪天我)能像紫雲老師解讀一件皮襖那樣做學問,也算不枉讀書十幾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