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是理查德爵士的亡妻塞拉菲塔的過世周年祭。爵士的孫子孫女濟濟一堂,全都來到瞭天鵝泊老宅。這本該是一次其樂融融的聚會,哪知最終的結果竟是理查德爵士橫死於宅邸門房。門房的前後門都是緊緊鎖住,凶手隻能從落地長窗潛進門房,然而落地長窗前麵的砂礫小徑上,卻找不到一絲腳印的痕跡。這看似無法發生的犯罪,最終變成瞭每個人都具有嫌疑的謎般案件。十人之中,將有兩人被害,還藏著一個凶手。撲朔迷離的殺人遊戲,即將在鄉村彆墅裏展開……
剋裏斯蒂安娜•布蘭德(1907-1988)
推理小說黃金時期的最後一位大師,推理小說史上的傳奇女子。1941年,當推理小說全盤齣現桎梏之際,她竟陸續推齣瞭兩部小說,而數年之後,更以一部《綠色危機》敲開無數讀者心扉。1946年,她順利加入瞭門檻頗高的英國偵探作傢俱樂部,自此益發佳作不斷,備受矚目。1972至1973年間,布蘭德以其傑齣的成就,榮任英國犯罪作傢協會主席。
被称为黄金时期最后的接班人的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在作家安东尼·布彻的评价下是:“你会发现布兰德的对手,都是那些最伟大的名字。” 那些对手有:爱伦坡、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娜、约翰·狄克森·卡尔、艾勒里·奎因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但看完这个被如此称赞的作者...
評分学习孙仲旭老师的经验,对译作也先自己挑一遍毛病。自己的译作被印成铅字再看,感觉果然不同,先前没查出的毛病,此刻都发觉了。责任编辑修改过的一些地方,也可再学习之。 P1 “倾诉心声”,用“倾吐”更好。 P3 “爱德华往后一仰,失声叫道。 原文是:said Edward, enormou...
評分阅读一本书,和翻译一本书真的是两码事。 作为读者,面对布兰德这样絮絮叨叨的作家,完全可以无视之,对话可以跳着读,实在看不明白,就直接略过。 可译者就非得把这块骨头给啃下来。 翻译的最初和最后,我对待翻译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譬如“忠实”的原则。“忠实”是不是...
(書本身值四星,此次為抵製菠蘿大濕的暴政,我特錶抗議)復雜的情節、流暢的故事,印象深刻的語言,眼花繚亂的紅鯡魚!雖然最後解答華麗度不如《綠色危機》……無足跡詭計倒是頗為神似《歪麯的樞紐》,簡單而意外。
评分密室本身一般,但“Who Did”疑團仍是布蘭德特色,猜嫌疑人的氣氛極好。
评分解答部分是我讀過的布蘭德三本裏最為失望的
评分閱讀的第一部布蘭德的長篇~~看的有點暈~~故事還不錯~~~凶手比較好猜,我隻懷疑過兩個人,最後,果然~~~
评分對這本的期待太高瞭。沙地無足跡詭計是個短篇的把戲,放在福爾摩斯年代或許還能湊數,1941年這個解答放長篇裏太簡陋瞭。推理極少。優點是凶手不怎麼好猜,多重解答,但是總體而言失望更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