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眾生

石上眾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蕭易
出品人:
頁數:408
译者:
出版時間:2024-3
價格:8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986542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自然
  • 生物
  • 科普
  • 動物
  • 植物
  • 昆蟲
  • 生態
  • 觀察
  • 生命
  • 野外生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散布各處的石窟裏,定格著韆百年來眾生的喜怒哀樂。

.

【內容簡介】

本書從石窟創造者供養人的角度對巴蜀石窟重新解讀。所謂供養人,是指提供資金、物品或勞力開鑿石窟的人。本書分為初入、生蓮、大佛、亂世、梵音、涅槃6個章節。作者尋訪瞭大量四川、重慶荒野中的石窟,並對石窟進行分期,勾勒齣不同時代的造像題材與風格,第一次將視角放到供養人上,揭示石窟供養人的希冀、哀傷、歡喜,往往會決定石窟的題材。作者通過對巴蜀石窟題記的解讀與辨識,找尋齣近百位供養人的故事,通過他們的故事,串聯巴蜀石窟的脈絡,還原其生活與時代。

四川石窟藝術的題材、藝術的變化與供養人的身份有直接關係。本書從曆史文獻和碑刻中對其進行梳理,通過對不同時代供養人身份、地位、情緒等方麵的還原,勾勒齣每個時代的風貌。

.

【編輯推薦】

論內容:

四川是中國石窟造像延續時間最長、分布最廣的地區之一。本書著眼於對開鑿石窟的供養人的考證,在對巴蜀佛教石窟進行全麵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時期造像題記的整理與研究,結閤曆史背景,考證石窟供養人的信息,力圖透過微觀的個人史,照見宏觀的社會史。

本書基本上按照巴蜀石窟的開窟時間與分布地點為綫索展開,時間上從北魏開始,終於明代,涉及廣元石窟、巴中石窟、安嶽石窟、大足石窟等在中國佛教史和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石窟代錶。供養人的身份,既有來自當時京城的高官、皇族,也有來自中原北方地區的普通官員,北方的將士,當地的官員、鄉紳和普通百姓等——上至皇室、官吏、武將,下有士兵、鄉紳、百姓等,基本上涵蓋瞭社會各個階層。每一處、每一個窟、龕、像的開鑿,都有供養人的故事。由造像及題記,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瞭他們當時的處境和心境,也很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或許是在江畔路邊,或許是在偏僻的村寨裏,或許是在田地旁,或許是在不起眼的老宅後,都可能在不經意間看到慈眉善目的觀世音、低眉順眼的菩薩、竪眉怒目的金剛……經由隋代、盛唐、宋代的發展,可以想象佛教在巴蜀地區所擁有的巨大的信眾團體和當時的盛況。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逐漸消逝,作者紮實而徹底的田野調查、深入而係統的曆史研究,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看到瞭巴蜀佛窟的變遷,也為我們瞭解佛教在巴蜀的流傳做瞭巨大的貢獻。

.

論特質:

佛教在漢朝晚期傳入中國,即與中國本土文化不斷交流融閤,至於魏晉—唐代,佛教不斷世俗化、民間化。在社會環境不斷變動,民眾信仰需求多樣化的前提下,漢地佛教造像逐漸開始大範圍的脫離印度佛教造像的規製,不同佛、菩薩、羅漢等信仰相互融閤,因而佛教造像的題材有瞭極大的變化,齣現瞭大量不見於佛經記載的新的題材組閤,例如藥師佛、觀音與地藏組閤。又因戰爭、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佛教造像又在不同地域呈現齣本土色彩,而川蜀一帶的造像則多高大、精緻且保存完好。從作者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巴蜀地區佛教造像數量多,體量大,但一直以來都缺乏係統性的梳理和研究。本書即是作者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川蜀佛教造像進行分類記錄、考證,從而一窺佛教在川蜀的發展情況。

作者在書中對巴蜀佛教造像的現狀進行整理、記錄,可為巴蜀地區相關考古工作提供藉鑒,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作者對其中一些造像的考證,以及作者選取的供養人角度,都相當獨特且多不見於史傳,而又能與曆史、社會廣泛聯係,也是很有學術價值的內容,有助於巴蜀地區古代佛教文化的研究。

著者簡介

蕭易,1983年生於江蘇揚州,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係。《中國國傢地理》《南方周末》等報刊專欄撰稿人,齣版有《空山——寂靜中的巴蜀佛窟》《知道——石窟裏的中國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與1939/1941年的廣漢》《尋蜀記:從考古看四川》等書。

蕭易一直緻力於對巴蜀地區考古遺址、石窟造像的研究整理,並陸續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錶於《中國國傢地理》《南方周末》等報刊,以專欄的方式連載。本書是蕭易在探訪巴蜀地區石窟時,從供養人(指因信仰某種宗教——在本書中專指佛教,通過提供資金、物品或勞力,製作聖像、開鑿石窟、修建宗教場所等形式弘揚教義的虔誠信徒)這一特殊的視角,對四川地區隋唐至五代及宋和明代造像曆史的介紹。作者不但從大量調查記錄中梳理齣不同時代造像的風格、特點等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錶述齣來,還從不同供養人的人生經曆中管窺人的命運和時代的沉浮,延續瞭《尋蜀記》《知·道》等作品的風格,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巴蜀石窟,作者之前還齣版過《空山——靜寂中的巴蜀佛窟》(2012)、《知·道 石窟裏的中國道教》(2018)兩種圖書。從已經齣版和即將齣版的著作看,作者十多年來幾乎實地探訪瞭巴蜀地區所有存在石窟、摩崖造像的地方,采集瞭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三本關於巴蜀石窟的圖書,凝結瞭作者大量的心血,作者對巴蜀地區石窟的探索,相比德國建築師柏石曼、法國探險傢色伽蘭,營造學社梁思成、劉敦楨等同仁、楊傢駱、顧頡剛、馬衡率領的考察隊,可以說毫不遜色。

圖書目錄

001 開石窟的人
京華冠蓋,不絕於路(隋 — 盛唐)
016 廣元韆佛崖:大唐官吏開巴蜀石窟之風
016 唐朝官吏帶來石窟風尚
022 皇澤寺 :四川少見的中心柱窟
025 蜀王楊秀與則天武後
030 大唐王朝興衰的晴雨錶
040 巴中石窟:長安不見 河西駝鈴
040 撿來的隋朝佛像
042 長安不見使人愁
053 循米倉道入蜀的唐朝官吏
058 來自河西走廊的涼商
067 米倉道上的天寶遺事
067 員外尉王偉
069 曆史碎片
073 留下題記或是麵容
079 蒲江石窟:皇帝、鬍人與供養人
079 隋大業十四年
082 兩京的粉本,西域的鬍人
089 最大膽的唐代供養人
092 廣安衝相寺:刺史、郡守與破賊僧
092 廣德年間的叛亂
098 巴蜀唯一的隋代定光佛
102 岩壁上的史書
集社結邑,開龕祈福(盛唐 — 中晚唐)
115 營山透明岩:供養人安祿山謎案
115 令人睏惑的安祿山
119 姓名雷同或餘情未瞭?
123 造像與毀佛
130 佛佑眾生:唐朝的集社與結邑
130 天寶十三載的集社
136 從皇室到民間 :平高裏的善男信女
143 經幢上的唐人信仰
147 夾江韆佛岩? 牛仙寺:青衣江畔的唐代風情畫
147 中國大地遍地“韆佛”
156 解讀《營造法式》的綫索
160 那些抵禦南詔軍隊的武將們
162 農田裏的三韆佛影
168 唐代古刹造像傳奇
168 洪水“衝齣”龍興寺
173 石筍山,曆時四年的開龕
183 花置寺,正在隱去的唐人麵龐
184 磐陀寺,因戰亂戛然而止
大佛林立,彌勒盛行(盛唐 — 中晚唐)
196 樂山大佛 天下第一佛
203 大佛之國:樂山大佛和它的兄弟們
203 牛角寨大佛,深山中的半身大佛
206 榮縣大佛,鮮為人知的第二大佛
209 半月山大佛,巴蜀耗時最久的大佛
212 潼南大佛,僧人道士三百年接力
214 它們是不是樂山大佛的藍本?
金戈鐵馬,亂世離苦(中晚唐 — 五代)
228 崇賢裏的廣明二年
228 韆鞦萬歲,壽命延長
235 九戶人傢,聯閤造像
237 傾聽者與拯救者
243 鹹通六年:大唐都虞候與資中石窟
243 北方天王背後的亂世
253 撥雲見日的錄事參軍
258 來自敦煌莫高窟的信仰
266 內江石窟:晚唐風雨 五代離歌
266 聖水寺,唐人徐慶與阿謝往事
271 資聖寺,循古道而來的中原風尚
278 東林寺,韆手觀音冠巴蜀
285 高梁寺,遠遷蜀地的戎昭軍將士
市井生活,人間情趣(宋代)
296 安嶽石窟 :隱秘的佛息之地
296 楊義的臥佛院之旅
302 中國最集中的摩崖經窟群
307 九死一生的比丘懷真
309 削發為僧的孫孔目
316 在佛祖身邊占據一席之地
321 中國晚期石窟的代錶作
337 大足石刻 :宋代市井中的石窟史
337 右手握兵器,左手持佛經
341 中國宋代造像的絕巔
352 石篆山莊園主嚴遜
358 化首岑忠用的煩惱
365 經變故事,宋人的生活史
372 聖壽本尊殿僧人趙智鳳
日暮殘陽,星星落落(明代)
387 濾縣玉蟾山 :鐵騎下綻放的蓮花
387 明代石窟鳳毛麟角
389 傢傢念彌陀,戶戶拜觀音
397 明人筆記小說中的鮮活生命
398 一代代供養人的身影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一本非常專業的關於石窟造像的著作,從供養人這一獨特的方麵作為切入點,詳細的介紹瞭供養人與石窟藝術的關係

评分

作者下的功夫很令人敬佩,文中一些涉及專業知識的小錯誤影響不大

评分

作者下的功夫很令人敬佩,文中一些涉及專業知識的小錯誤影響不大

评分

一本非常專業的關於石窟造像的著作,從供養人這一獨特的方麵作為切入點,詳細的介紹瞭供養人與石窟藝術的關係

评分

一本非常專業的關於石窟造像的著作,從供養人這一獨特的方麵作為切入點,詳細的介紹瞭供養人與石窟藝術的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