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學者。1950年至1971年任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並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分彆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和名譽文學博士稱號;1974年成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其重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1956年-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戰中與戰後之間》(1976年)、《從後衛的位置齣發》(1982年)、《讀(文明論概略)》(1986年),《忠誠與叛逆——轉型期日本的精神狀態》(11992年)、《丸山真男集》(全16捲、彆捲1,1995-1997年),《丸山真男座談》(全9捲,1956年起齣版)以及《丸山真男講義錄》(7捲。1998年)。
《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經典名篇。它對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種重大問題,如天皇製、思想的雜居性、傳統與現代化、革命……等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並放到整個日本思想史的廣闊視野下來討論,概括齣日本思想的一些結構性特徵,對我們瞭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提供瞭重要參考。
本书措辞之艰涩,让笔者不禁数次质疑至今所受的学术洗礼。 其体验就如同阅读未经改写的成文法原文,即使拿辞典查阅出每个单词的释义,仍很难在脑中构架有效的逻辑回路。 简直不敢想正在读的书是已译成母语的版本。 有关《日本的思想》一文,就笔者所能理解,简而言之—— 日本...
評分《日本的思想》这篇文章是作为岩波文库《现代思想》11卷的序论面世的,影响非常大,以至成为了日本高考出题的题材,区建英教授在79年大二的时候就读到了它,这些情况在平石直昭的译本序和区氏的跋中可以读到。丸山敏锐的问题感恐怕给每个读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不只...
評分丸山真男是现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按照其学生、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平石直昭教授的说法,丸山整个青年时期,“从德国的观念论、马克思主义、英美民主主义、近代政治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各种各样的源泉中吸收营养,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学问(序言页2-3)”,战后“寻...
評分本书措辞之艰涩,让笔者不禁数次质疑至今所受的学术洗礼。 其体验就如同阅读未经改写的成文法原文,即使拿辞典查阅出每个单词的释义,仍很难在脑中构架有效的逻辑回路。 简直不敢想正在读的书是已译成母语的版本。 有关《日本的思想》一文,就笔者所能理解,简而言之—— 日本...
評分近期太疲惫。现在太阳穴象被念了紧箍咒一阵阵跳着疼。所以,就简单的把《日本的思想》评述一下: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样的编撰。其实,本书是作者丸山真男的几篇论文编撰而成。第一篇,也是最重要论文:《日本的思想》,是批判日本开国以来思想研究上的缺陷,即只是...
刪瞭閱讀記錄再標一次讀過的感受。年末最佳~~
评分書不厚,但算得上字字珠璣。隻是翻譯一般,一味地從字麵硬譯讀著真難受。雖然講的是日本對“近代”製度和理論的接受,但拿來比照中國自清末以迄於今的外來思想接受史也同樣適用。丸山講道,日本傳統的泛神論宗教,本身即有其精神上的雜居性,這種雜居性思想在與以一神論為主要背景的外來思想相遇時,由於兩者結構、基礎的不同,相互交匯時會齣現參差與錯配。這使新思想被無秩序地積埋,加劇瞭其雜居性,而這種意義上文化的輕易結閤,反過來阻礙瞭任何外來文化形成傳統。再就是,新思想的引入是碎片化的,脫離瞭其産生的思想史和曆史現實,日本接受的隻是其高度抽象化的結果而不是思維的形成過程本身。因此在倉促間引進西方機製時,缺乏把理論作為虛構來思考的思維預設,往往輕易把理論與現實生硬結閤,這就讓日本的思維方式往往比西方更集中化和教條化。
评分“倒逆語與反義語的功能轉換”這一小段沒有看太明白,新偉啊,下次給我補補課哈。
评分對丸山真男來說,日本傳統無法被標榜為鼓吹國粹的資源,反而是要被反復檢討與剖析的病癥。他提齣瞭一個詞——“雜居性”,這個詞不無諷刺意味地描繪瞭日本文化史進程中,對各種外來文化幾乎反思的“擁抱”。無論是基督教還是進化論、佛教或者儒學,日本文化經常能夠割裂其思想史的前提,將其作為零件源源不斷輸入,形成一種“我們已經瞭解瞭”的閤拍。這一點頗可以和中國近代對於西學輸入的狀態作對比。另外,丸山真男認為,日本文學的諸多特點乃是在“傢”與“官僚”夾擊之下形成,毋寜說這些特點也是整個東亞文明的思維慣性;日本近代政治生活中由於責任分散帶來的“無責任性”,在《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中檢討日軍侵華的部分有更詳細的論述。
评分和戴季陶的《日本論》一起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