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思想》是丸山真男的经典名篇。它对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如天皇制、思想的杂居性、传统与现代化、革命……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放到整个日本思想史的广阔视野下来讨论,概括出日本思想的一些结构性特征,对我们了解日本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学者。1950年至1971年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并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和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4年成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其重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952年)、《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1956年-1957年)、《日本的思想》(1961年)。《战中与战后之间》(1976年)、《从后卫的位置出发》(1982年)、《读(文明论概略)》(1986年),《忠诚与叛逆——转型期日本的精神状态》(11992年)、《丸山真男集》(全16卷、别卷1,1995-1997年),《丸山真男座谈》(全9卷,1956年起出版)以及《丸山真男讲义录》(7卷。1998年)。
本书措辞之艰涩,让笔者不禁数次质疑至今所受的学术洗礼。 其体验就如同阅读未经改写的成文法原文,即使拿辞典查阅出每个单词的释义,仍很难在脑中构架有效的逻辑回路。 简直不敢想正在读的书是已译成母语的版本。 有关《日本的思想》一文,就笔者所能理解,简而言之—— 日本...
评分丸山真男是现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按照其学生、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平石直昭教授的说法,丸山整个青年时期,“从德国的观念论、马克思主义、英美民主主义、近代政治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各种各样的源泉中吸收营养,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学问(序言页2-3)”,战后“寻...
评分《日本的思想》这篇文章是作为岩波文库《现代思想》11卷的序论面世的,影响非常大,以至成为了日本高考出题的题材,区建英教授在79年大二的时候就读到了它,这些情况在平石直昭的译本序和区氏的跋中可以读到。丸山敏锐的问题感恐怕给每个读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不只...
评分丸山真男是现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按照其学生、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平石直昭教授的说法,丸山整个青年时期,“从德国的观念论、马克思主义、英美民主主义、近代政治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各种各样的源泉中吸收营养,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与学问(序言页2-3)”,战后“寻...
评分本书措辞之艰涩,让笔者不禁数次质疑至今所受的学术洗礼。 其体验就如同阅读未经改写的成文法原文,即使拿辞典查阅出每个单词的释义,仍很难在脑中构架有效的逻辑回路。 简直不敢想正在读的书是已译成母语的版本。 有关《日本的思想》一文,就笔者所能理解,简而言之—— 日本...
书不厚,但算得上字字珠玑。只是翻译一般,一味地从字面硬译读着真难受。虽然讲的是日本对“近代”制度和理论的接受,但拿来比照中国自清末以迄于今的外来思想接受史也同样适用。丸山讲道,日本传统的泛神论宗教,本身即有其精神上的杂居性,这种杂居性思想在与以一神论为主要背景的外来思想相遇时,由于两者结构、基础的不同,相互交汇时会出现参差与错配。这使新思想被无秩序地积埋,加剧了其杂居性,而这种意义上文化的轻易结合,反过来阻碍了任何外来文化形成传统。再就是,新思想的引入是碎片化的,脱离了其产生的思想史和历史现实,日本接受的只是其高度抽象化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形成过程本身。因此在仓促间引进西方机制时,缺乏把理论作为虚构来思考的思维预设,往往轻易把理论与现实生硬结合,这就让日本的思维方式往往比西方更集中化和教条化。
评分和戴季陶的《日本论》一起读
评分翻译看得我头痛……原文待借
评分“倒逆语与反义语的功能转换”这一小段没有看太明白,新伟啊,下次给我补补课哈。
评分全是干货,没有废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