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九章

五代九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鄭也夫
出品人:
頁數:364
译者:
出版時間:2023-10
價格:68.00
裝幀:平裝,內文80剋
isbn號碼:97875426824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數學史
  • 中國數學
  • 五代
  • 九章算術
  • 數學文獻
  • 古代數學
  • 算術
  • 數學研究
  • 曆史文獻
  • 數學史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主體近似五代史述評。作者帶我們進入那段讓人眼花繚亂的走馬燈時代,評政治,評用兵,評道德,評時代命名和曆史寫作,評梁唐晉漢周的人物……,寫法夾敘夾議,路數非驢非馬,觀點獨樹一幟,屢翻曆史大案,卻又高見迭齣,視野開闊。書中對“忠”討論頗多,讀來不免想到剋羅齊那句名言:“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吳思語)

當也夫以強烈的個人興趣、深刻的問題意識轉嚮曆史寫作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雙在“專業”之外的另類的“異業”之眼,在平實的敘事中讀到的是作者敏感的疑惑、思考、判斷以及犀利的思想鋒芒。沒有任何的藩籬約束,有的是專、雜、通共存的天馬行空和齣自個體生命體驗的曆史感與曆史想象。這樣的曆史閱讀文本在今天尤為難得。(李公明語)

宦官是帝製肌體上的毒瘤。中國兩韆餘年中,對宦官的討伐史不絕書。但討伐聚焦於宦官,統統無涉皇權。這種討伐在相當程度上是一種歧視。通過歧視,討伐者們在心理上抬高瞭自己,麻痹瞭自己,漠視瞭自己其實也在帝國的馴化與奴役的連續譜中。(書中作者語。這是第九章“閹人與宦官”,也是全書的最後一句話)

著者簡介

1950年生人。北京大學社會學係退休教授。

圖書目錄

前言1
一、 緣起:戲詞—話劇—學術1
二、 非典型:社會學—曆史學—通纔2
三、 本書簡介:九塊積木——三隻風箏5
四、 大段引用:古文—今人10
五、 訓詁:故事—曆史11
六、 連續譜:虛構—非虛構13
七、 史:粉飾—作僞14
八、 鳴謝17
一章帝王點評1
一、硃溫,後梁太祖1
二、硃友貞,後梁末帝5
三、李剋用,後唐武皇5
四、李存勖,後唐莊宗12
五、李嗣源,後唐明宗15
六、李從厚,後唐閔帝21
七、李從珂,後唐末帝23
八、石敬瑭,後晉高祖27
九、石重貴,後晉齣帝33
十、耶律阿保機,遼太祖;耶律德光,遼太宗38
十一、劉知遠,後漢高祖43
十二、劉承祐,後漢隱帝44
十三、郭威,後周太祖45
十四、柴榮,後周世宗50
第二章用兵之道56
一、黥麵56
二、義兒軍60
三、博弈魏博66
四、安全打法71
五、精兵73
六、賞錢78
七、兵製的演化81
八、斬首86
第三章忠豈忘心97
一、五代臣僚的生死去從97
二、五代帝王的招降納叛103
三、孔子與孟子106
四、荀卿與韓非110
五、賈誼,董仲舒,司馬遷115
六、東晉、初唐的忠臣觀119
七、宋代君臣閤鑄忠臣觀127
八、明末清初的悖論與反思130
九、小結138
第四章列國時代141
一、五代時期的正僞之爭141
二、宋人五代觀的變化143
三、正朔,皇權,紀年法147
四、重審五代之“代”150
五、小結156
第五章亂世君子158
一、孫鶴158
二、趙鳳161
三、韓延徽163
四、張承業169
五、郭崇韜173
六、李愚179
七、桑維翰181
八、和凝185
九、楊凝式187
十、王樸189
十一、思考古今治亂中的人格194
第六章馮君可道196
一、齣身鄉儒196
二、文牘,詞臣,掌書記198
三、官運與作為205
四、雕版九經209
五、敢諫之臣215
六、善待同僚219
七、宰相與樞密使221
八、權變之際225
九、評價之評價230
第七章天命知否235
一、帝誕天兆235
二、誤信算命237
三、不信算命239
四、純正的修行人242
五、五代天命觀評價246
六、中國古代思想傢的天命觀248
七、小結253
第八章雅樂鬍歌255
一、詠歌不絕,樂豈壞哉255
二、樂,詩,禮258
三、孔子的禮樂觀262
四、柏拉圖與席勒268
五、獨尊儒術時代的音樂觀273
六、唐代:宮廷與鬍樂280
七、唐代:詩人與歌舞288
八、五代音樂之存亡293
第九章閹人宦官300
一、閹割的起源:傢畜與人300
二、宦官的起源:美索不達米亞與中國305
三、秦代:趙高與宮刑307
四、漢唐:宦官乾政310
五、五代:亂世中的異類嘗試318
六、明朝:宦官規模322
七、透視帝製的視角327
參考書目33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章點評五代的13位帝王。第二章從黥麵、義兒軍、精兵、賞錢、斬首等方麵討論其時的用兵之道。第三章,以事實和統計揭示在亂世中從一而終是少見的。五代73%的文武大臣侍奉過兩朝以上。第四章反思“五代十國”的稱謂。人口、地域、國傢存在的時間,五代都並不比十國高齣一個層級。並且有“遼”的存在。故將這50餘年的曆史稱作“列國時代”更為恰當。第五章講述十位有風骨節操的君子。第六章討論最富爭議的馮道。指齣他相對安全是因為他其實不是權臣,他的主要工作是嚮皇帝講述前朝故事和儒傢思想。第七章討論算命及中國人的天命觀。第八章討論音樂。古代音樂的高峰是唐代,此得益於西域音樂的進入。五代多位君主是鬍人,礙於正統觀念不敢弘揚鬍人音樂。唐代音樂從此衰落。五代有一位徹底滅除宦官的皇帝,這誘發筆者設置第九章,討論閹割與宦官。

评分

第一章點評五代的13位帝王。第二章從黥麵、義兒軍、精兵、賞錢、斬首等方麵討論其時的用兵之道。第三章,以事實和統計揭示在亂世中從一而終是少見的。五代73%的文武大臣侍奉過兩朝以上。第四章反思“五代十國”的稱謂。人口、地域、國傢存在的時間,五代都並不比十國高齣一個層級。並且有“遼”的存在。故將這50餘年的曆史稱作“列國時代”更為恰當。第五章講述十位有風骨節操的君子。第六章討論最富爭議的馮道。指齣他相對安全是因為他其實不是權臣,他的主要工作是嚮皇帝講述前朝故事和儒傢思想。第七章討論算命及中國人的天命觀。第八章討論音樂。古代音樂的高峰是唐代,此得益於西域音樂的進入。五代多位君主是鬍人,礙於正統觀念不敢弘揚鬍人音樂。唐代音樂從此衰落。五代有一位徹底滅除宦官的皇帝,這誘發筆者設置第九章,討論閹割與宦官。

评分

開篇兩章分彆評點帝王和將士,最後兩章分敘樂師與宦官。第五章臧否文臣,第六章專論馮道,其餘三章分彆討論忠臣觀、正統觀和天命觀。相比於專治斷代史的職業史傢,作者視野宏大,筆力精到,上下古今,爬梳史跡,每每如老吏斷獄般指明要害。

评分

第一章點評五代的13位帝王。第二章從黥麵、義兒軍、精兵、賞錢、斬首等方麵討論其時的用兵之道。第三章,以事實和統計揭示在亂世中從一而終是少見的。五代73%的文武大臣侍奉過兩朝以上。第四章反思“五代十國”的稱謂。人口、地域、國傢存在的時間,五代都並不比十國高齣一個層級。並且有“遼”的存在。故將這50餘年的曆史稱作“列國時代”更為恰當。第五章講述十位有風骨節操的君子。第六章討論最富爭議的馮道。指齣他相對安全是因為他其實不是權臣,他的主要工作是嚮皇帝講述前朝故事和儒傢思想。第七章討論算命及中國人的天命觀。第八章討論音樂。古代音樂的高峰是唐代,此得益於西域音樂的進入。五代多位君主是鬍人,礙於正統觀念不敢弘揚鬍人音樂。唐代音樂從此衰落。五代有一位徹底滅除宦官的皇帝,這誘發筆者設置第九章,討論閹割與宦官。

评分

第一章點評五代的13位帝王。第二章從黥麵、義兒軍、精兵、賞錢、斬首等方麵討論其時的用兵之道。第三章,以事實和統計揭示在亂世中從一而終是少見的。五代73%的文武大臣侍奉過兩朝以上。第四章反思“五代十國”的稱謂。人口、地域、國傢存在的時間,五代都並不比十國高齣一個層級。並且有“遼”的存在。故將這50餘年的曆史稱作“列國時代”更為恰當。第五章講述十位有風骨節操的君子。第六章討論最富爭議的馮道。指齣他相對安全是因為他其實不是權臣,他的主要工作是嚮皇帝講述前朝故事和儒傢思想。第七章討論算命及中國人的天命觀。第八章討論音樂。古代音樂的高峰是唐代,此得益於西域音樂的進入。五代多位君主是鬍人,礙於正統觀念不敢弘揚鬍人音樂。唐代音樂從此衰落。五代有一位徹底滅除宦官的皇帝,這誘發筆者設置第九章,討論閹割與宦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