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在西方的传播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本书讲述了九位中国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寒山、苏轼、李清照、陶潜、谢灵运被译介到西方的旅程,他们被误读、误解、正名,继而受人追捧,最终在国外读者面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形象。
这也将是一趟探究诗歌翻译的旅行。把诗歌译成诗歌, 是种遥远的神交,一个人以自己的心灵来体认另一个人,以自己的言说来传递对方的声音——从而创造一种奇异的“语言的回声”。“伟大的诗歌正是在不断的变形、不断的翻译之境中活着:诗作死于穷途末路。”
谭夏阳:诗人、随笔作家,现居广州,著有诗集《云的契约》《云的副歌》。他关注“中国诗在海外”论题多年,希望为读者阅读古诗找到一个新的切入角度,同时也试图把中国古诗放在世界的范围内,重新评估其价值。
谭夏阳 中国诗在西方传播大约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关注于一首中国古诗是如何在国外流传的——它翻译得如何?有没有变形?读到它的外国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甚至更深入一点,它对该国的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诸如此类。随着中国古诗的译介越来越广泛,中国古典...
评分谭夏阳 中国诗在西方传播大约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关注于一首中国古诗是如何在国外流传的——它翻译得如何?有没有变形?读到它的外国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甚至更深入一点,它对该国的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诸如此类。随着中国古诗的译介越来越广泛,中国古典...
评分谭夏阳 中国诗在西方传播大约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关注于一首中国古诗是如何在国外流传的——它翻译得如何?有没有变形?读到它的外国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甚至更深入一点,它对该国的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诸如此类。随着中国古诗的译介越来越广泛,中国古典...
评分谭夏阳 中国诗在西方传播大约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关注于一首中国古诗是如何在国外流传的——它翻译得如何?有没有变形?读到它的外国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甚至更深入一点,它对该国的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诸如此类。随着中国古诗的译介越来越广泛,中国古典...
评分谭夏阳 中国诗在西方传播大约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关注于一首中国古诗是如何在国外流传的——它翻译得如何?有没有变形?读到它的外国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甚至更深入一点,它对该国的文学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诸如此类。随着中国古诗的译介越来越广泛,中国古典...
一部以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等中国古代代表性诗人的作品为例,介绍中国古典诗词在西方世界的翻译、再造与传播史的学术随笔式佳作。作者对于西方世界里中国古诗词的代表性译者与深受中国古诗词影响的诗人及其相关作品熟稔于心,一方面清晰梳理了中国古诗词在西方世界里的翻译与传播的完整历史脉络,另一方面也通过西文原文、回译汉语版本跟古诗词原文版本之间的对比与比较分析,将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带来的诗歌意蕴的衍生、再造与创造性发展,呈现得生动有趣而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美妙文字记述下,不同语种之间转译带来的文化与诗意再造之神奇与气象万千,实在让读者们深有共鸣。值得细读和仔细品味的好书,大力推荐。
评分读库又帮我拓宽阅读边界了! 正如笔者全篇都在表达的,诗歌正是在一次次的翻译,理解,再创作当中不断焕发新生的,而古往今来,很多道理都是通用的,永恒的,让我们能够跨越千年时光,感受到与古人的思想的连接。
评分作者一直关注着中国诗人、中国诗歌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拿出多年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带来一顿新奇的诗歌传播史大餐,作为读者我感觉十分幸运——中国诗人在大洋彼岸泛起的朵朵浪花,又在神州有了一次绝妙的回响。
评分2023-27 读库的小书,适合晚上靠床头阅读,从名字看就挺有意思的,内容也是一个很值得慢慢读的新领域,想起来上学时学的西方文学翻译,就是原文附在后面不太方便,还需要一次次翻。
评分古诗翻译到国外,看外国人的解读也挺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