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夜行记3

北洋夜行记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金醉
出品人:魔宙出版
页数:434
译者:
出版时间:2023-7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6096554
丛书系列:魔宙·夜行者系列小说
图书标签:
  • 悬疑
  • 推理
  • 历史
  • 民国
  • 北洋
  • 夜行
  • 冒险
  • 奇案
  • 侦探
  • 志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洋夜行记》记述的是20世纪初期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都市异闻。都市传说作家金醉在北京老宅发现一本神秘笔记,作者是其太爷爷金木——民国时期的记者,隐秘身份是“夜行者”,他讲述了一系列北洋年间的罪案和神秘事件,还原了一个北洋时期魔幻现实的北京城。

《北洋夜行记3:京城迷案》为这一系列的京城终结篇,书写了十四桩迷案背后难解的隐情。

南城阎王庙被烧毁,现场发现的银镯子为何毫无烧灼变色痕迹?

鬼市上凭空出现一个裹着人头的包袱,包袱是血染红的还是暗红僧袍布?

连续五具女尸脸部都被人啃烂,这与她们身上的中药味有何关系?

南柳巷报馆排字房里一枚刻着“穷”的铅字,如何竟成为藏金的暗号?

……

据夜行者金木记载,这些迷案曾见诸北洋时期《晨报》《京话日报》《大公报》等报端,皆为当年的热搜榜霸榜事件,记者金木与法医朋友汪亮如同中国的福尔摩斯与华生,明查暗访于贩夫走卒之间,虚虚实实地描摹出那个觉醒年代里隐秘角落的世情与人性。

作者简介

金醉,男,都市传说和历史研究者,都市传说自媒体“魔宙”主笔。

目录信息

第01案 假活佛引火烧身 真土匪鸠占鹊巢
第02案 社稷坛力士摆擂 马戏团神兽出逃
第03案 和尚扎针变人猬 华工掷斧斩盗贼
第04案 德胜门鬼市藏头 西直门妖庙炼丹
第05案 妇人横死花枝巷 金木误入疯人院
第06案 疯女子闹市寻凶 排字工暗室铸金
第07案 白衣学生险拦车 裸身金木入矿坑
第08案 卖瓜人当街贩尸 马车夫义地偷坟
第09案 童尸惊现龙王庙 妖鸟折翼芦苇丛
第10案 乱葬岗戴戴遇鬼 地下城金木寻猫
第11案 菜市口活人献祭 西便门飞贼升天
第12案 丑妇火神庙除鬼 恶虎温泉乡吃人
第13案 戴戴血衣现天坛 金木装病闯疫区
第14案 五道庙神树弄鬼 洋教堂众生成魔"
后 记 为什么要讲故事:一桩非虚构京城谜案的细读与重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初见《北洋夜行记》这个名字,只觉得是很有韵味的书名,未曾想到会是讲述探案的民国故事。如果将《北洋夜行记》这一书名直白的翻译出来,就是夜行者在北洋的记录。当然每一个记录,都是一个精彩的案子,如若按照书中每个案子最后落款为整理人的说法,或者将每一个案子称之为故...  

评分

2016年夏天,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旧书商生前好友金醉发现了笔记中暗藏了一些被历史忽略的真相,以及众多显赫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本笔记的主人属于一个隐秘群体——夜行者。 《北洋夜行记》讲述了一系列北洋年间的罪案和...  

评分

初见《北洋夜行记》这个名字,只觉得是很有韵味的书名,未曾想到会是讲述探案的民国故事。如果将《北洋夜行记》这一书名直白的翻译出来,就是夜行者在北洋的记录。当然每一个记录,都是一个精彩的案子,如若按照书中每个案子最后落款为整理人的说法,或者将每一个案子称之为故...  

评分

2016年夏天,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留下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夜行记》,作者是北洋年间的记者金木。金木的后人金醉对笔记做了整理和研究,发现笔记中有大量金木在北京、上海等地所做的罪案调查,而金木还有另一重身份——夜行者,一种自古传承的隐秘调查者...  

评分

早几年就听说过《北洋夜行记》系列的名头,据说同名广播剧也很受欢迎。该系列是以新人整理旧作为切入点,通过一册记录北洋时期各个城市中诸多光怪陆离事件的笔记本,为读者们呈现出历史深处或是面目模糊的民国景象。在这些或神秘或罪恶的事件里,有着真实的时间背景,有着配套...  

用户评价

评分

张君又不认同。因为德氏为人极为耿直,在家教育儿女又极严厉。这话有说服力吗?在小说的叙述语境中是有的。丈夫去世的情况下,德氏做到为人耿直,家教严厉,便是美德——因此,虽然导火索是德氏悔婚,带三蝶儿离开玉吉家,但德氏不能担这祸根的责。这一推理过程的逻辑不是事实因果,而是伦理纲常。清代百姓的日常生活,遵循的是传统儒家礼教,即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蝶儿以孝为先,听从兄长母亲的安排是合理合情的选择。小说在报上连载和流行时已是民国,皇帝被圈在紫禁城里,君权表面上没有了,但父权和夫权依然根深蒂固——其实君权也只是形式上没有了,根还在人人心里深深扎着呢。

评分

文笔很好,装订精美,值得推荐。

评分

一个故事就是一片棱镜,既能透视彼时社会,也能折射讲述者观念和愿望,悬疑扭曲的故事背后往往是更宏大的权力话语体系,有被作者的现实关怀触动。换一视角理解历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评分

张君又不认同。因为德氏为人极为耿直,在家教育儿女又极严厉。这话有说服力吗?在小说的叙述语境中是有的。丈夫去世的情况下,德氏做到为人耿直,家教严厉,便是美德——因此,虽然导火索是德氏悔婚,带三蝶儿离开玉吉家,但德氏不能担这祸根的责。这一推理过程的逻辑不是事实因果,而是伦理纲常。清代百姓的日常生活,遵循的是传统儒家礼教,即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蝶儿以孝为先,听从兄长母亲的安排是合理合情的选择。小说在报上连载和流行时已是民国,皇帝被圈在紫禁城里,君权表面上没有了,但父权和夫权依然根深蒂固——其实君权也只是形式上没有了,根还在人人心里深深扎着呢。

评分

一个故事就是一片棱镜,既能透视彼时社会,也能折射讲述者观念和愿望,悬疑扭曲的故事背后往往是更宏大的权力话语体系,有被作者的现实关怀触动。换一视角理解历史,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