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三卷)

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三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安乐博 (Robert Antony)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陈新儒
出版时间:2023-9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75228160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剑桥世界史
  • 暴力史
  • 战争史
  • 军事史
  • 历史
  • 社会史
  • 政治史
  • 冲突
  • 全球史
  • 剑桥大学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涵盖了早期近代这一全球化发端的时期,公元1500—1800年,考察这三个世纪的暴力难题,需要首先解答人类社会组织及其互动的基本形式问题。暴力往往牵涉到许多重要议题,如社会礼仪等。此外,暴力为关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考察人类与神和自然世界的联系提供了素材。

作者简介

本卷主编简介:

安乐博(Robert Antony),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荣誉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法律史和海洋史。著有《海上风云:南中国海的海盗及其不法活动》(2003年)、《扬帆年代的海盗》(2007年)、《法外之徒:帝制晚期华南的罪行、社群与政府》(2016年)。

斯图尔特·卡罗尔(Stuart Carroll),约克大学早期近代史教授,曾三次获得16世纪研究学会颁发的南希·罗科奖,2009年凭《殉教者与杀人犯:吉斯家族与欧洲的形成》获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J.拉塞尔·梅杰奖。

卡罗琳·多兹·彭诺克(Caroline Dodds Pennock),谢菲尔德大学国际史高级讲师。处女作《血缘:阿兹特克文化中的性别、生命周期与牺牲》(2008年首版,2011年精装版)获皇家历史学会颁发的格莱斯顿奖。目前主要研究被遮蔽的旅欧美洲土著人的历史,同时参与了奥斯陆文化历史博物馆发起的国际项目“人类牺牲及其价值:神圣暴力的界限”。

译者简介:

陈新儒,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兴趣为西方早期近代哲学史与美学史。

目录信息

·上册·
图片/Ⅰ
地图/Ⅶ
执笔/Ⅷ
第三卷导言/1
第一部分帝国、人种与族裔
1惊惧、恐怖与18世纪的英属大西洋奴隶贸易 特雷弗·伯纳德/23
2早期英属与法属美洲的暴力、奴隶制与种族 塞西尔·维达尔/50
3葡属美洲的种族与暴力 哈尔·朗福尔/76
4奥斯曼帝国的暴力与宗教 莫莉·格林/106
5美洲的人祭、暴力仪式与殖民遭遇 沃尔夫冈·加博特/133
第二部分战争与暴力的文化
6中国的战争方式 石康/163
7加勒比和中美洲的殖民入侵(1492—1547年) 马修·雷斯托尔/189
8印度修士的战争方式 威廉·R.平奇/217
9欧洲战事 彼得·H.威尔逊/245
10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政府与暴力的私有化 托尔加·埃斯梅尔/274
第三部分亲密关系和两性关系中的暴力
11晚期帝制中国对性暴力和家庭暴力的法律认识 苏成捷/307
12日本的武士、男性气概与暴力 康斯坦丁·N.瓦波利斯/331
13早期美利坚的性别与暴力 约翰·吉尔伯特·麦柯迪/356
14欧洲的家庭暴力与性暴力 黛安娜·霍尔 伊丽莎白·马尔科姆/386
15男性争斗:全球视野下的欧洲 彼得·斯皮伦伯格/412
16早期近代世界的自杀现象 大卫·莱德勒/439
·下册·
第四部分国家、刑罚与司法
17沙俄帝国的罪与罚 南希·S.科尔曼/469
1818世纪中国的凶案与刑罚 步德茂/499
19英属美利坚的犯罪与司法 杰克·D.玛瑞埃塔/525
20欧洲的暴力与司法:刑罚、酷刑与处决 撒拉·比姆/554
21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合法暴力 马修·雷斯托尔/583
第五部分民众抗议与抵抗
22越南的起义与暴力 乔治·达顿/615
23亚洲和西方的海盗活动 克里斯·莱恩安乐博/640
24欧洲的骚乱、反叛与革命 朱利叶斯·R.拉夫/675
第六部分宗教暴力
25东亚的宗教与暴力 杜博思/705
26欧洲的异端迫害与猎巫运动(1022—1800年) 罗伯特·W.瑟斯顿/732
27欧洲宗教群体间的暴力 彭妮·罗伯茨/761
28欧洲及其殖民地的动物虐待现象 布鲁斯·博勒/793
第七部分暴力的表征与建构
29非洲的暴力仪式:西非和流散地的近身战斗 T.J.德施-欧比/827
30美洲西班牙殖民地暴力的跨文化标志 费德里科·纳瓦雷特/854
31中国明清社会的暴力现象 安乐博/881
32欧洲宗教改革中的暴力图像 查尔斯·齐卡/909
33暴力、市民社会与欧洲的文明进程 斯图尔特·卡罗尔/945
索引/97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当著者将研究时段定位在公元1500—1800年时,这部厚重作品便承载了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对人类“早期近代世”意义的发掘,这300年对人类的重要性为何丝毫不亚于1800—2000年?那微妙的300年,东方文明并未衰落,西方文明剑走偏锋,伟大帝国依然得到巩固与扩张,欧洲开始崛起前夜的跨洋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对人类暴力问题的深刻反省,文明跃迁伴随着人类历史上首次波及全球的大规模冲突,1757年普拉西战役,欧洲人在征服东方的正面战场上取得首胜,与此同时1200万奴隶横渡大西洋,等待他们的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残酷暴行……恐怕这一切并非“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就能一笔带过的,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对人类这个物种进行一次冷静的重新审视,而这也许正是这部著作掩藏更深的弦外之音。

评分

我们所能眼见的物理暴力往往是某种系统暴力的产物,这种系统暴力维持着我们身处其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这本书叙述的就是16到18世纪的结构性暴力,在早期现代,暴力是(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这样一个助产士:“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从欧洲对拉美、非洲的殖民暴力,到拉美非洲自身的内部暴力,明清社会的民间暴力,都预示着与此前历史时间的断裂。宗教、民俗、司法、性别、种族、图像诸元素达至暴力的结构,最终让暴力在文明的理念下愈发精细化,不仅结构不易使人察觉,连形式也愈发位于可见光谱之下。 重点推荐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二章 第十六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三章

评分

我们所能眼见的物理暴力往往是某种系统暴力的产物,这种系统暴力维持着我们身处其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这本书叙述的就是16到18世纪的结构性暴力,在早期现代,暴力是(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这样一个助产士:“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从欧洲对拉美、非洲的殖民暴力,到拉美非洲自身的内部暴力,明清社会的民间暴力,都预示着与此前历史时间的断裂。宗教、民俗、司法、性别、种族、图像诸元素达至暴力的结构,最终让暴力在文明的理念下愈发精细化,不仅结构不易使人察觉,连形式也愈发位于可见光谱之下。 重点推荐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二章 第十六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三章

评分

一段进入现代主体黑暗之心的漫长旅程,有意思的是不仅谈到了清朝时期广州番禺的民间底层暴力习俗,还从动物、女性等角度做了专门切入,配合《现代启示录》一起看非常消暑(起冷汗)。

评分

本卷所关注的早期近代世界的暴力,既根植于旧帝国内部及周边政治与社会语境下的传统应力状态,也增加了新大陆上多元文化准则的铺张和碰撞。暴力牵涉到此时社会各层面的政治、宗教、礼仪、法律、性别、种族等诸多领域的议题,但无论是囿于集体意识还是蔽于修辞策略,人们却习惯于把某些暴行视为理所当然,于是施暴者振振有词,受害者逆来顺受,见证者麻木不仁。基于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对暴力的考察就显得十分必要。当然,暴力不仅作为考察对象而被单向描述,也会成为一把理解社会关系及其张力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