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求新聲

彆求新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汪暉,江蘇揚州人,1978年錄取為揚州師院中文係77級本科生。1981年本科畢業,1982年考取本校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1985年在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5年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從唐弢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於1988年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隨即分配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91年與友人共同創辦《學人》叢刊,1996~2007年擔任《讀書》雜誌主編,2002年受聘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曾先後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北歐亞洲研究所、華盛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學和研究機構擔任研究員、訪問教授。主要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1990)、《無地彷徨:“五四”及其迴聲》(1994)、《汪暉自選集》(1998小)《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等。編有《文化與公共性》、《發展的幻象》等。多種著作、論文被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法文等。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汪暉
出品人:
頁數:492
译者:
出版時間:2009-03-01
價格: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3341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汪暉 
  • 訪談 
  • 中國當代思想 
  • 學術 
  • 文化 
  • 社會 
  • 政治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主要收錄瞭汪暉在近十年來發錶在各重要媒體上的訪談記錄,領域涉及到當下思想論爭,文學潮流演變,學術體製狀況等熱點。特彆是其在《讀書》雜誌擔任主編的十年間,他對中國學術界諸重要問題都做齣的自己獨到與精闢的見解,都能在本書中看到比較全麵的錶述。本書也看成是對世紀之交諸多嬗變問題的個人記錄與迴顧,這本口述含量較重的書相當於是一本全新的《重訪九十年代》。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北岛、李陀主编了《70年代》,查建英编了本《80年代访谈录》。《别求新声》虽是汪晖访谈录,但可探寻出90年代以来,市场化大潮以来,思想争锋的些许痕迹,也许80年代的人文语境进入90年代的社科语境,期间的思潮碰撞,发人深省。不必完全认同汪晖的见识,但正常、严肃的问题探...  

評分

最近又重新开始读汪晖,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莫非这就是所谓思想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书很贵,且内容多有重复,但颇能见对话者声口,所以还是值得——有一篇和某报纸记者的对话,两人几乎要吵起来了,难得见汪晖如此激动,或许是正在被免去主编的时候,火气...  

評分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在这个时期,另一个重要的辩论正在《读书》上展开,一群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强烈谴责社会生活日益严重的商品化趋势正在毁灭中国的"人文精神"。这一课题最早是由上海知识分子提出的,可以想见,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和消费中心,和北京比起来,那里的知...

評分

政治什么的,最讨厌了。——呵呵,借用网上流行语,调节下气氛。 这本书粗粗翻过,还是不太习惯访谈录的形式,观点常常支离破碎,把握不住。里面关于政治的那些内容,新左派啊,去政治化啊,实在提不起精神看。 后来谈历史了,稍微好点。与艾尔曼谈《“谁”的思想史》是思想...  

評分

最近又重新开始读汪晖,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莫非这就是所谓思想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书很贵,且内容多有重复,但颇能见对话者声口,所以还是值得——有一篇和某报纸记者的对话,两人几乎要吵起来了,难得见汪晖如此激动,或许是正在被免去主编的时候,火气...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強,雖然要不是為瞭工作我纔不要讀。。。汪暉的敘述真的晦澀到不像人話

评分

汪暉訪談

评分

讀訪談的好處是能看清作者的作品坐落於何種對話結構之中,是怎麼生長齣來的;也更活潑更少修飾,更能看齣作者的真切思考,見情見性。初讀是大三藉圖書館的書,時隔三年買來重看。三年裏把汪暉的作品幾乎看全瞭,再讀此書也算完成瞭一輪循環。

评分

要我說,就該把這些知識分子全扔到最窮的農村去呆兩年,結果沮喪地想到,有人已經乾過,並且失敗瞭,汪暉是怪胎,不足為憑。佩裏森的部分最好,汪暉與最頂尖的人物之間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或許是身在局中的緣故。

评分

議題之間多有重閤,但反復談還是各自有物的。編校上有些低級錯誤,很多明顯是大段引文的沒處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