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

中國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日) 武內義雄
出品人:
頁數:306
译者:汪馥泉
出版時間:2023-3
價格:54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0370619
叢書系列:武內義雄文集
圖書標籤:
  • 中國思想史
  • 思想史
  • 中國曆史
  • 哲學
  • 文化
  • 曆史
  • 中國哲學
  • 傳統文化
  • 學術
  • 曆史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暢銷近百年的學術經典,與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齊名

本書1936年在日本岩波書店齣版,1939年便由商務印書館以《中國哲學思想史》為名引進齣版,隨後暢銷至今。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金榖治稱“此書很快被翻譯成瞭中文,和前後齣版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一起,作為劃時期的著作,受到世界性的高度評價”。

★日本中國思想史學創立者的代錶作,以內在關聯探究中國思想的推移發展

武內義雄深入探討中國學術流派的師承和思潮的變遷,而非用西方術語和模式套中國的材料,開啓瞭日本真正的中國思想史研究。本書不羅列人名、書名,而是關注一種思想從何産生,又通往何處。其論述如思維導圖一般清晰,引導讀者體會中國思想的變遷,而不是僅僅記憶人名、書名,是不可多得的入門佳作。

★俯瞰思想史全體的明澈論述,精譯精校,新增作者所薦入門書單

本書文筆雅緻,論述透徹精到,言簡意賅,讀來如春風拂麵。新版以《武內義雄全集》第八捲為底本修正原譯文不當之處,並增補作者為讀者所列入門書單。

本書是漢學大傢武內義雄的代錶作。全書將中國思想的演變分作三期,即未受外來影響的古代期、佛教傳入後儒釋道三者交涉的中古期,以及宋明以來的儒教革新期。在各期中,作者分析一種思想自何而生,又通嚮何處,從而清楚勾勒齣中國兩韆年的思想麵容。作者潛心研究《論語》《老子》等經典數十年,因此述及諸子時代、經學時代時言簡意賅,難齣其右。

著者簡介

武內義雄(1886—1966),字誼卿,號述庵。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獲“文化功勞者”稱號。師從狩野直喜,研究集清代考據學與日本漢學文獻批判學之長,奠定瞭日本中國思想史研究基礎。著有《論語之研究》《老子原始》等,另有《武內義雄全集》十捲行世。

汪馥泉(1900—1959),字浚,杭州人。曾任教於復旦大學、東北人民大學等。譯有《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學思想史綱》等。

夏川,日語譯者,譯有《花衣魔笛手》《鶴見俊輔傳》《日本近代史》等。

圖書目錄

前 言
緒 論
古代期(上)諸子時代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民族信仰
第二章 孔子
第三章 孔門的兩個學派
第四章 墨子及其後學
第五章 老子及其後學
第六章 稷下之學
第七章 莊周及其後學
第八章 邏輯學的發展
第九章 荀子及其門下
第十章 秦代的思想界
古代期(下)經學時代
第十一章 前漢的經學
第十二章 後漢的經學
第十三章 兩漢的諸子
中古期 三教交涉的時代
第十四章 從儒教到老莊
第十五章 從老莊到佛教
第十六章 道教之成立
第十七章 經學之統一
第十八章 隋唐之佛教
第十九章 中古期哲學之概觀
近世期 儒教革新的時代
第二十章 儒學之新傾嚮
第二十一章 佛教之新傾嚮
第二十二章 宋學之勃興
第二十三章 道學—周張二程之學
第二十四章 春鞦學—歐陽修與司馬光
第二十五章 宋學之大成—硃子
第二十六章 宋學與佛教
第二十七章 宋學之彆流—陸子
第二十八章 硃陸的門下
第二十九章 明學—陳白沙與王陽明
第三十章 清學之演變
文獻解說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中国哲学小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中国历史的思想史。这本书中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时期、中古时期、近代时期。在这些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武内义雄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对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结晶之作,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因为这...

評分

本书的精彩纷呈远超过之前的想象,阅读感极佳,有读小说的快感。本书之所以给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翻译典雅精准,符合汉语阅读习惯,虽然是日人所写,但略去作者名字的话,根本读不出来是翻译的作品(私见以为这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其次,提纲...  

評分

本人是哲学盲,偶然才开始翻看这本书,本来对历史很有自信,觉得可以触类旁通,深入读下去,才发现自己的学识浅薄,真的很难驾驭陌生的学科,完全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文章最吃力的阅读障碍,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混在一起,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对于门外汉来说,理解起来非常...  

評分

这本《中国哲学小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中国历史的思想史。这本书中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时期、中古时期、近代时期。在这些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武内义雄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对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结晶之作,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因为这...

評分

国外汉学之于中国汉学 记得陈寅恪说过一句话:“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大概意思就是说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在外国。不仅仅是王道士把一众古迹卖给了“列强”,还因为本国的学者或者的机构的不作为让人痛心。 很多外国学者对于汉文化或者中华文化的研究的水准很多时...  

用戶評價

评分

寫齣瞭思想的流動,從何而來,又走嚮何處。其中提到司馬光、蘇軾還挺獨特的

评分

寫齣瞭思想的流動,從何而來,又走嚮何處。其中提到司馬光、蘇軾還挺獨特的

评分

寫齣瞭思想的流動,從何而來,又走嚮何處。其中提到司馬光、蘇軾還挺獨特的

评分

寫齣瞭思想的流動,從何而來,又走嚮何處。其中提到司馬光、蘇軾還挺獨特的

评分

寫齣瞭思想的流動,從何而來,又走嚮何處。其中提到司馬光、蘇軾還挺獨特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