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丽埃塔与那场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亨丽埃塔与那场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吉尔·施梅勒
出品人:薄荷实验
页数:0
译者:黄若婷
出版时间:2023-3
价格:79.8
装帧:软精装
isbn号码:978757602778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谋杀案
  • 历史
  • 犯罪
  • 文化
  • 社会
  • 调查
  • 审判
  • 英国
  • 维多利亚时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7年度西南图书 (A Southwest Book of the Year 2017)

两届新墨西哥州图书合作社奖(“亚利桑那州历史”类第一名,“人类学/考古学”类入围,2017)

1930年,年仅22岁的亨丽埃塔·施梅勒被录取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师从声名显赫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和弗朗兹·博厄斯。一年后,在他们的提议下,亨丽埃塔满怀期待地独自前往两千多英里外亚利桑那州怀特山区的阿帕奇印第安保留地进行暑期田野调查,不幸遇害。亨丽埃塔的死亡动摇了当时印第安人与白人殖民者之间所建立起的脆弱平衡,也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乃至整个学科置于众人审视的目光之下。本书是主人公的侄子和侄女耗费30年的追寻,其中包括与FBI的一场官司。他们从大量碎片信息中尽力拼凑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事件脉络,也为亨丽埃塔的死亡去污名化。

多年来,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式一直在发展演变,亨丽埃塔的遭遇成为许多虚构写作和小说的原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家。科技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亨丽埃塔的故事成为永无止境的螺旋,后人不断在为这个故事补遗,不断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名家推荐】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着迷、充满悬疑、精心写就的书。本书从一开始的专门研究1931年亨丽埃塔被害谜案的编年史,逐渐变成对一个吸引人的历史时期的制度和文化动态的启发性观察。

——大卫·波特(David Potter),丹尼森大学人类学系主任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本身详实的叙述……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公共机构从来都不是以一种中立的方式形塑和报道事件的意义。这是一项值得广泛传播的成就。——戈登·普拉德尔(Gordon Pradl),纽约大学教授

亨丽埃塔·施梅勒的性别可能决定了她的死亡方式,但她并没有让性别决定她的生活方式。——林玉屏(Megan A. Steffen),普林斯顿大学人类学博士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本身详实的叙述……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于公共机构从来都不是以一种中立的方式形塑和报道事件的意义。这是一项值得广泛传播的成就。”——戈登·普拉德尔(Gordon Pradl),纽约大学教授

通过回顾过去,看看一位女性的故事是如何被讲述和重述的,我们就能远远地看到她被指责的原因。也许到那时,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些故事的后果,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理解此时此刻的性侵叙事的能力。——内尔·格拉克曼(Nell Gluckman),资深记者

近一个世纪后……吉尔·施梅勒为这件事和他的姑姑赋予了一个更为准确的描述。这种爱的劳动产生了一个迷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经过了复杂而细致的研究,被漂亮地讲了出来。——保罗·列维(Paul Levy),《寻找菲尔:迷失在战争与沉默中》

施梅勒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一门学科受到他人性暴力叙事的威胁时,会发生什么。 ——本书作者吉尔·施梅勒&林玉屏

这是对发生在复杂的时代和环境中的一起可怕罪行的精彩描述,其重要性至今仍能产生共鸣……——亚马逊读者

……亨丽埃塔的经历以直接的、客观的,以及最重要的,完全与我们相关的方式呈现给我们。作者让我们听到了亨丽埃塔的声音……作者对她被谋杀的后果和所有牵涉其中的不同人物/机构的反应的描述是公正而全面的,但同时他没有为许多浮出水面的复杂问题提供任何简单的解决方案。不幸的是,这些问题都太“当代”了。虽然他没有回避任何“热点”问题,但施梅勒充分尊重读者,让这些想法从故事中浮现出来,他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亚马逊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吉尔·施默勒毕业于安默斯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长期致力于推动非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及对以教师为中心的监督模式进行创意探索。此外,他还有一项重要的事业——与他的姐姐伊芙琳一道,研究和讲述他们那位在1931 年被谋杀的姑姑亨丽埃塔·施默勒的故事。

译者简介

黄若婷,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硕士,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肄业,现居广州。

目录信息

致 谢 001
引 子 在贝莱家中的探索之旅 005
相关人名 014
第一部分 亨丽埃塔的旅程 001
{1} 成长 005 / {2} 崭露头角的人类学家 019 / {3} 初到保留地 030 /
{4} 通往峡谷日舞会的死亡之旅 051 / 中间章 在峡谷日舞会 067 / {5} 寻找亨丽埃塔 070 / {6} 来自各界的反应 087 / {7} 人类学家们的反应 094
第二部分 追捕凶手 105
{8} 追捕行动开始 107 / {9} 局外人们和那些流言蜚语 124 / {10} FBI开始高度重视 141
第三部分 庭审前奏 165
{11} 全民狂欢式的故事诠释 167 / {12} 大陪审团决定起诉高尔尼 184
第四部分 庭审来临 199
{13} 庭审七日 201 / {14} 法庭宣告最终判决,高尔尼·西摩尔接受服刑 266
第五部分 故事的最后 271
{15} 八十五年后再寻亨丽埃塔·施梅勒 273
后 记 291
附录一 亨丽埃塔田野笔记节选 293
附录二 文件与照片选摘 30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残酷的真相大概抵得过开一百次反思人类学研讨会,一个被大佬忽悠送命的好学生值得被理解尊重。在马林诺夫斯基出版《野蛮人的性生活》,米德大谈《萨摩亚人的成年》的年代,每一个赶时髦的好学生都以挖掘出土著的性生活为学术上升的阶梯,可土著凭啥要泄露自己的秘密。业界大佬可以吹嘘自己同吃同住,亲密无间,得到土著倾情相授,反正要等几十年后才被揭穿;可怜的萌新信以为真,却耽误了卿卿性命。一句话,生活大于工作,生命重于田野。

评分

“亨丽埃塔·施梅勒的性别可能决定了她的死亡方式,但她并没有让性别决定她的生活方式。”

评分

“亨丽埃塔·施梅勒的性别可能决定了她的死亡方式,但她并没有让性别决定她的生活方式。”

评分

这本书残酷的真相大概抵得过开一百次反思人类学研讨会,一个被大佬忽悠送命的好学生值得被理解尊重。在马林诺夫斯基出版《野蛮人的性生活》,米德大谈《萨摩亚人的成年》的年代,每一个赶时髦的好学生都以挖掘出土著的性生活为学术上升的阶梯,可土著凭啥要泄露自己的秘密。业界大佬可以吹嘘自己同吃同住,亲密无间,得到土著倾情相授,反正要等几十年后才被揭穿;可怜的萌新信以为真,却耽误了卿卿性命。一句话,生活大于工作,生命重于田野。

评分

“亨丽埃塔·施梅勒的性别可能决定了她的死亡方式,但她并没有让性别决定她的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