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

什麼是科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吳國盛
出品人:
頁數:309
译者:
出版時間:2023
價格: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20790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學普及
  • 科普
  • 知識
  • 教育
  • 學習
  • 自然科學
  • 思維
  • 探索
  • 通俗易懂
  • 基礎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吳國盛教授先是梳理當代中國人的科學觀念,然後闡述現代科學起源於古希臘的理性科學,並對比中西文化的差異。接著又從兩個方麵討論現代科學的産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現代科學産生;第二、數理實驗科學塑造瞭現代科學的標準。此外,吳國盛教授還討論另一科學傳統——博物學(自然誌),並由此迴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坦言雖然在數理實驗科學的意義上中國沒有科學,但是在博物學的意義上,中國有科學,並由思考中國文化的當代命運。

【名人推薦】

本書既從西方語境,又從中國人對科學認識的實際齣發,思考與解釋科學的 本性與本源,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且深入淺齣,易於理解和接受,是我見到過的zui好zui適閤當前國人閱讀的科學哲學著作。

——韓啓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吳國盛先生還原並呈現齣科學zui為本源的麵貌,以此引發中國人反思並糾正自己對科學的長期誤解。

——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講席教授)

【編輯推薦】

中文裏有諸多關於科學的話語,比如“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 “科學防疫”“科教興國”“科學傢”“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其中的“科學”都指同一個東西嗎?

在中西醫之爭中,或者說在關於中醫是否是科學的討論中,撇開裏麵的那些政治的內容,那些意識形態的內容,在這一討論的背後,或者在進行這一討論之前,是否需要先澄清一下“科學”的含義。

科學,對中國人來說,到底是什麼?——是真理,指嚮知識?是意識形態,指嚮政治?是技術,指嚮某種功效?又或是無所不能,指嚮某種神話?

在這本書中,吳國盛教授從其專業和研究齣發,分析中國人的科學觀念,闡明科學和哲學、宗教以及倫理傳統的關係,揭秘科學的文化基因,幫助我們理清我們的各種科學觀念,引導我們反思我們的文化傳統。

 北大清華備受歡迎的科學史課推薦書目

 清華大學科學史係主任吳國盛教授經典作品

 榮獲“大眾喜歡的50種圖書”

 全新修訂版

著者簡介

吳國盛,清華大學科學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係主任。曾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國盛教授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空間物理專業,1986年獲北京大學哲學係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專業碩士學位。1997年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1995年起師從葉秀山教授在職攻讀西方哲學,199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吳國盛教授主要著作有《什麼是科學》《希臘空間概念》《技術哲學講演錄》《時間的觀念》《追思自然》,另有“吳國盛科學人文係列”四種:《科學的曆程》《現代化之憂思》《反思科學講演錄》《科學走嚮傳播》。曾獲得第六屆中國青年科技奬,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奬,博士論文《技術與形而上學》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著作《科學的曆程》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北京市科學技術奬,著作《時間的觀念》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一等奬。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現代中國人的“科學”概念及其由來
第一節 兩種基本用法
第二節 科學:夷之長技
第三節 科學:來自日本的西方詞匯
第四節 科學:替代性的意識形態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西方科學溯源:希臘理性科學
第一節 science 辭源及其演變
第二節 “仁愛”與“自由”:東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第三節 “科學”作為希臘的“人文”
第四節 自由的學術:希臘科學的非實用性與演繹特徵
第五節 希臘數學作為自由學術的典範
第六節 科學與禮學:希臘與中國的天文學
第七節 自然的發明與理性科學的誕生
第八節 小結
第三章 現代科學溯源之一:沒有基督教就沒有現代科學
第一節 沒有基督教就沒有現代科學
第二節 大學:自由學術的製度保障
一、大學是一個自治機構
二、大學提供基督教世界普適的學問標準
三、大學以講授自由之藝為基本
四、大學以自由辯論為主要教學方式
第三節 經院哲學:中世紀的科學形態
第四節 唯名論革命為現代科學開闢道路
第四章 現代科學溯源之二:數理實驗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
第一節 求力意誌:從求真的科學到求力的科學
一、從理性自由到意誌自由
二、人類中心主義
三、徵服自然
四、實驗科學
第二節 世界圖景化:自然數學化與世界圖景的機械化
一、自然的數學化
二、空間化
三、時間化
四、機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類科學傳統:博物學
第一節 什麼是博物學
第二節 西方現代博物學的興衰
一、現 代 早 期:從文藝復興到 16 世紀的博物學
二、17 世紀的博物學
三、18 世紀的博物學
四、19 世紀:博物學的黃金時代
第三節 博物學的當代意義
第四節 重建科學譜係

第六章 傳統中國的科學
第一節 李約瑟難題
一、中國古代無科學
二、中國古代有科學
第二節 中國古代的博物學
一、概念界定
二、李約瑟範式及其局限
三、以博物學眼光重建中國科學史:天地農醫
結語
附錄一 對批評的答復
附錄二 地方性知識的哲學和社會學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这一节异常清晰的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显然有巨大的不同,应该怎么表达这样的不同呢?从这一节看一切就很清晰:他们分明是雕塑了神的两种不同面容,库布里克的神面目模...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科学首先指的是自然科学,它是分科性的,而且一定能转化为技术力量,提升我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军事力量等。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学,实际上是最近一百多年科学启蒙后从西方经日本传播过来的,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我们今天的“现代...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