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梁永安的第一本《电影课》,为我们解读了10部电影:《苔丝》《傲慢与偏见》《小妇人》《细雪》《走出非洲》《卡萨布兰卡》《罗生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千与千寻》《法国中尉的女人》。
电影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真正的全球化语言。它能穿透我们的眼睛直接抓住心灵。《傲慢与偏见》里最深的爱情,《小妇人》里独立女性的求索,《细雪》里新世代的新生与残缺……直到派与老虎帕克的告别,千寻在800万神灵世界里的沉沦与拯救。10部电影就是10个宇宙,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安顿的世界。
梁永安,著有后现代文化研究专著《重建总体性》,历史小说《王莽》,传记文学《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散文集《梁永安摄影散文选》《梁永安的爱情课》,文学评论《经典小说新读》、《文学七日谈》(合著),文化评论《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工作之苦》《出了罗马路条条——致当代青年》等;译作有《大白鲸》;主编“与西方思想大师对话”丛书。
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梁老师提到了一部电影《红高粱》,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可以称之为大片,《红高粱》中有个机枪扫射红高粱田地的场景,用机枪实弹扫射,红色高粱穗被机枪扫射四处飞溅,像血液泼洒大地,体现战争残酷,但当时一发子弹2元钱成本,这一个镜头就烧掉4万多人民币的...
评分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梁老师提到了一部电影《红高粱》,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可以称之为大片,《红高粱》中有个机枪扫射红高粱田地的场景,用机枪实弹扫射,红色高粱穗被机枪扫射四处飞溅,像血液泼洒大地,体现战争残酷,但当时一发子弹2元钱成本,这一个镜头就烧掉4万多人民币的...
评分2000年,梁永安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从小说到电影”一课。此后20多年,这门课一直都没间断。2018年以后,课堂又从大学校园走出来,定期在志达书店开设讲座。 时至今年,这门课精选了10部电影讲稿整理成书,是为《梁永安的电影课》。 —— 最近在读这本书,透过梁教授亲切幽默的...
评分印象深刻的是,书里梁老师提到了一部电影《红高粱》,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可以称之为大片,《红高粱》中有个机枪扫射红高粱田地的场景,用机枪实弹扫射,红色高粱穗被机枪扫射四处飞溅,像血液泼洒大地,体现战争残酷,但当时一发子弹2元钱成本,这一个镜头就烧掉4万多人民币的...
评分2000年,梁永安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从小说到电影”一课。此后20多年,这门课一直都没间断。2018年以后,课堂又从大学校园走出来,定期在志达书店开设讲座。 时至今年,这门课精选了10部电影讲稿整理成书,是为《梁永安的电影课》。 —— 最近在读这本书,透过梁教授亲切幽默的...
以前看电影都是看个热闹,一般根据评分去看,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电影票都白买了。梁永安老师对经典电影的解析很细致,值得一看,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可太有用了,不仅了解了十部经典电影,还偷师了梁老师的影评写法,受益匪浅。
评分在这本《梁永安的电影课》中,梁教授将文学原著与电影两相对比,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火花。 除了《傲慢与偏见》,还有《苔丝》《卡萨布兰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10部经典电影解读。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并且在观影之后喜欢琢磨情节与背景,那么这本书作为观影指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评分梁永安在复旦开设的“从小说到电影”公开课讲稿,小说与电影不过是点题,讲述的其实是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命运,跟现代人的深层焦虑有诸多对照。火车上一口气读完,梁老师是个通达的女性主义者,“人生需要不变的天真与幼稚,而不是虚浮的风生水起。”
评分梁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对这些影片做了深度地赏析,让人看到了影片背后关于爱情、婚姻、自由、命运等人生课题,更看到了关于民族、文化、社会、时代等宏大叙事,像是电影课,也像是幸福课,更像是哲学课。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荒芜是因为缺乏自我赋予的意义感,不要担心,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自然也不会有白看的电影,那些撩拨我们心弦的画面,一定是跟我们的生命有着某种链接,当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瞬间,并在思考过后赋予它意义,就是给我们的生命装上了一副盔甲。
评分真不错,一本书相当于看了十部电影一样精彩!而且作者对电影内容以及人物性格和当时的写作背景都有深度的剖析,让我读起来大快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