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的杰作

碰巧的杰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迈克尔·基默尔曼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20
译者:李灵
出版时间:2022-11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788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爱情
  • 治愈
  • 成长
  • 意外
  • 文艺
  • 小说
  • 情感
  • 生活
  • 温暖
  • 治愈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定要成为艺术家,才能获得艺术的慰藉吗?是,也不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博纳尔,与妻子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压抑生活,却用艺术筑造了一个世界,创造出色彩夺目的作品,他说:“吸引我更多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家的生活和它对我所意味的一切。我不惜一切代价想要的,是逃避生活的单调。”艺术就像一段旅程,能开启各式各样的新天地。本书收录的,就是作者走遍世界各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些艺术的故事。跟着他的步伐,你也会发现艺术的新天地——有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技术的艺术,登山的艺术,不需动手也能创造的艺术,收集灯泡的艺术,放大时间的艺术,朝觐艺术的艺术……这不是一本确切意义上的艺术史或艺术评论,也没有流连于伟大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出现在这些故事中的有大艺术家,也有艺术爱好者,还有无名的艺术实践者、执著的收藏家。一个心系艺术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收藏,甚至仅仅是欣赏艺术作品,都能能使生活的每一天成为一件杰作。

作者简介

作者:迈克尔•基默尔曼(Michael Kimmelman),美国艺术评论家。1958年生于纽约,曾于耶鲁大学攻读历史,后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得艺术史硕士学位。长期担任《纽约时报》首席艺术评论家,《纽约书评》特约撰稿人,两次入围普利策奖。其著作《肖像:在大都会、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浮宫等地与艺术家交谈》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为“年度好书”。

译者:李灵,1971年生于武汉,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曾在日内瓦、维也纳、北京、华盛顿工作,现定居纽约。

目录信息

致中国读者
引 言 /001
筑造一个世界的艺术 /011
无艺无术的艺术 /037
高瞻远瞩的艺术 /067
不需动手也能创造的艺术 /091
收集灯泡的艺术 /121
放大时间的艺术 /143
迷途知返的艺术 /173
高效凝视裸体的艺术 /197
朝觐艺术的艺术 /233
口香糖球机的艺术及其他简单的快乐 /28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本不想买的书,在图书馆里预约了好几周也约不到,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上下下的翻也翻不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很辛苦,但首图5层艺术类图书借阅馆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是太懒了些,那些书只能在某个大区域里自己翻,错误层出,摆放凌乱。苦了我这样去查阅资料的人。迫不得已买了这...  

评分

筑造一个世界的艺术 主要谈论了画家博纳尔因为他的妻子玛特古怪的性格而长期不与外界接触,妻子就是他绘画灵感的来源的故事。他们就这样与世隔绝的生活着,因为爱,筑造出了一个世界的艺术。 约翰·伯格:“凭着他对她至真至诚 奉献,又或是凭着他身为艺术家的机敏,也许两者兼...  

评分

《碰巧的杰作》,书名,我猜,或许跟巴尔扎克的短小说《无名的杰作》有些关系?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读,会是什么滋味? 《无名的杰作》被抬举得很高,说是现代艺术的寓言:艺术,好似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连着可说与不可说的。强要上那梯子上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为疯狂所毁。《碰...  

评分

《碰巧的杰作》,书名,我猜,或许跟巴尔扎克的短小说《无名的杰作》有些关系?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读,会是什么滋味? 《无名的杰作》被抬举得很高,说是现代艺术的寓言:艺术,好似维特根斯坦的梯子,连着可说与不可说的。强要上那梯子上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为疯狂所毁。《碰...  

评分

进入2017年的5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放下手机,读书,写评。 我希望自己能每天写点儿东西,这样不至于让自己越来越言之无味,面目可憎。 我在自己与墙等长等高的书柜上取下一本《碰巧的杰作——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然后用一天零碎的时间读完了它。 它的内容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很难概括内容的书,不是传统的艺术史或者艺术评论,更像是捕捉在思绪中的灵光乍现,作者没有集中于伟大的、知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而是通过一些独特甚至怪异的角度,比如:不许动手也能创造的艺术、收集灯泡的艺术、如同口香糖贩卖机一样日常而简单的艺术,通过一些故事、一些采访、一些片段来向读者展示:艺术的魅力,不止在于美术馆和博物馆内的展览和欣赏,更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开阔,教会我们更敏锐地感受生活。很喜欢第一章博纳尔和玛特的爱情故事,还有第五章关于德费奥《玫瑰》的故事。

评分

一本很难概括内容的书,不是传统的艺术史或者艺术评论,更像是捕捉在思绪中的灵光乍现,作者没有集中于伟大的、知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而是通过一些独特甚至怪异的角度,比如:不许动手也能创造的艺术、收集灯泡的艺术、如同口香糖贩卖机一样日常而简单的艺术,通过一些故事、一些采访、一些片段来向读者展示:艺术的魅力,不止在于美术馆和博物馆内的展览和欣赏,更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开阔,教会我们更敏锐地感受生活。很喜欢第一章博纳尔和玛特的爱情故事,还有第五章关于德费奥《玫瑰》的故事。

评分

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所以当我们追求生命中的各种可能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实现各种艺术的可能。而最出色的艺术品往往可以让生命永存,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愿意收藏一些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其价值,也是因为其上蕴藏的生命力。

评分

一本很难概括内容的书,不是传统的艺术史或者艺术评论,更像是捕捉在思绪中的灵光乍现,作者没有集中于伟大的、知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而是通过一些独特甚至怪异的角度,比如:不许动手也能创造的艺术、收集灯泡的艺术、如同口香糖贩卖机一样日常而简单的艺术,通过一些故事、一些采访、一些片段来向读者展示:艺术的魅力,不止在于美术馆和博物馆内的展览和欣赏,更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开阔,教会我们更敏锐地感受生活。很喜欢第一章博纳尔和玛特的爱情故事,还有第五章关于德费奥《玫瑰》的故事。

评分

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所以当我们追求生命中的各种可能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实现各种艺术的可能。而最出色的艺术品往往可以让生命永存,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愿意收藏一些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其价值,也是因为其上蕴藏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