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要内容: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以养家糊口,哥哥是工人。保尔从小嫉恶如仇,有一次因为向凶恶的神父的面团里撒烟末而被学校开除了。于是12岁的保尔被母亲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社会底层遭遇了许多不公平的事。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生活的小镇得到解放,但不久又落入德军和白匪手中。为营救布尔什维克党人朱赫来,保尔被富家子弟维克多出卖而入狱。不久他又被错放出来,慌不择路的他跳进了冬妮亚家的花园,两人互相倾慕。后保尔离开家乡参加了红军,随军转战一年,不幸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出院后投入地方工作的他在一次工友聚会上因为带着打扮入时,漂亮整洁的冬妮亚而受到讥讽和嘲笑。他意识到和冬妮亚的思想差距太大,决心断绝这份感情……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出于某种原因,把这本书找出来草草翻了一遍,(这个原因我留到最后再说)。 这本书是小学时候看过的,现在再来看,虽然看得马虎,但还是有若干新发现的。 首先就是保尔是乌克兰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乌克兰人!不是俄罗斯人。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看这本书的时候苏联还没解体,...
评分 评分这本书究竟借给他几年了,我自己都不记得,在书橱边闲看无意间翻出来,发现已经卷了边、折了页脚,磨损而落尘,我一时气不过,便要拿回来,我对他说的是:“我要重温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 也许你和我一样,从父母师长的叨念里熟知保尔的故事,能灵活得在舌尖蹦出“奥斯特洛...
评分即使你不认同保尔的信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依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有别于一些纯粹为宣传价值观而作的苏联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是真诚的,而这本书所传达的理想其实很普世,当你的人生像苏联一样已成过往,人们总要去寻找你存在过的意义。你选择以何种方式去体现你...
评分写这篇读后感的初衷是因为在这个网站上看到一篇关于苏联充斥政治笑话的文章。 那的确是一篇从头到尾透着中国人特有的小聪明和看客心态的文章。 世界上其它国家都可以笑话苏联的自大狂妄,愚蠢和粗野,只有中国人没这个资格。 假如不是当年的苏联人带给了中国一种狂热的理想主...
查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我看的那个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也不知道是我看到盗版的了还是那个出版的就不规范,好几个明显的错字。再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吧。都说是励志的,但是是一代一代的,觉得现在的青少年看了以后可能触动不是很大。仅个人评价而已。
评分无疑是那个匮乏年纪的兴奋剂
评分查翻了半天也没找到我看的那个出版社出版的版本,也不知道是我看到盗版的了还是那个出版的就不规范,好几个明显的错字。再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吧。都说是励志的,但是是一代一代的,觉得现在的青少年看了以后可能触动不是很大。仅个人评价而已。
评分很敬仰保尔,感觉他的经历很有色彩,他用一生诠释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生命的意义。
评分中学生必读,所以就读了,结果还拿它参加说书评书比赛只拿了个三等奖,说明阅读效果很一般...但却是印象里很好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