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青與桃紅》已有七個不同的中文版,本書是一個難得的完全版本。小說在兩岸三地所經歷的出版史,恰巧反映了當時政治的風雲變化。作者以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赴台的家國分裂史為背景,講述主人公桑青如何惶惶終日逃亡奔走,不得不去國離鄉,赴美逃難以致最終精神分裂的故事,深刻展示了流亡漂泊的主題以及人類永恆的困境。
故事以書信、日記的形式來表達,雙線並行,雖僅寫桑青一生的四個片段,每部份卻是既獨立又連貫,真的很特別。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不是太投入,因為故事情節發展得有點慢。但就如作者所言,故事是愈往後愈有張力,也愈來愈吸引我。 作者分四部寫故事,既不累贅,又可不突兀地...
评分在新版后记里,聂华苓说她在表现“人”的处境,但是在全书中我只看到几个滑稽木偶,被作者直接当成自己的传声筒。作者努力想让木偶看上去活动得自然些,但是急着让观众明白剧情,结果越操弄越难看。汲汲不忘作品“海峡两岸”的待遇,讲述流放的处境,凸显对话的努力,可以...
评分在新版后记里,聂华苓说她在表现“人”的处境,但是在全书中我只看到几个滑稽木偶,被作者直接当成自己的传声筒。作者努力想让木偶看上去活动得自然些,但是急着让观众明白剧情,结果越操弄越难看。汲汲不忘作品“海峡两岸”的待遇,讲述流放的处境,凸显对话的努力,可以...
评分在新版后记里,聂华苓说她在表现“人”的处境,但是在全书中我只看到几个滑稽木偶,被作者直接当成自己的传声筒。作者努力想让木偶看上去活动得自然些,但是急着让观众明白剧情,结果越操弄越难看。汲汲不忘作品“海峡两岸”的待遇,讲述流放的处境,凸显对话的努力,可以...
评分这本书,我看不太懂。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看得挺困惑。 比较喜欢的是三峡流亡那一段。 附全书结构。以作备忘。 楔子 第一部 桃红给移民局的第一封信 桑青日记——瞿塘峡(一九四五年七月——八月) 第二部 桃红给移民局的第二封信 桑青日记——北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
另一个角度近代史
评分这本书必须要搭配上《三生三世聂华苓》看,才能体会到小说中人的流放和疏离意识,以及双重人格群所共有的自我迷失的外乡人的茫然。小说中引用了大量的带有中国色彩的因素:诗词,歌谣,戏曲等等,细究起来,每一处出现的文本都和故事有内在联系,而每一部分中信与日记也有主题上的呼应。总之,只有聂华苓能写出这本书。
评分用力稍过头
评分每一个流亡者的故事
评分回想起那个和朋友们一起看《三生三世聂华苓》纪录片的下午。那样的人生,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