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于1987年的《纸婚》,是部日记体的长篇小说,写的是上海姑娘尤怡平自费留学美国,因违反规定到餐馆打工而被美国勒令离境。一位美国青年用“假婚”之计,使她逢凶化吉。然而待她获得“绿卡”时,那位美国青年身患艾滋病,不少亲友鄙弃他,尤怡平却留其身旁,陪伴他度过一生最后时光。逢场作戏的“夫妻”之间,却滋生出凝重的比任何恋爱都牢固的感情。
旅美女作家(本名陈秀美),七十年代以后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影响广泛的短篇小说集《尹县长》于1976年问世,接着小说集《老人》(1978年)、《城里城外》(1981年)《贵州女人》(1983年)和长篇小说《归》(1978年》、《突围》(1983年)、《远见》(1984年)、《二胡》(1985年)、《纸婚》(1986年)陆续出版,还有散文集《文革杂忆》(1979年)、《生活随笔》、(1981年)、《草原行》(1988年)、《西藏行》(1989年)等相继与广大读者见面。为什么陈若曦女士二十多年创作力这样旺盛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的人生道路经历了巨大转折,悲欢离合的生活积累深厚凝重,促使她通过文学表露她的见解,抒发她的感情,而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假如项没有得艾滋病… 假如项与修是举案齐眉的恋人… 那就或许是女主角的一场单恋 当然这是一本较有年代的书,平平能从“文革”中走向美国的“自由”,从那个年代的角度中已经是最大化的接受同性恋了。原本想说平平一度试图让项“改邪归正”,“重回正道”。 阅读其他评论后,...
评分这是随手从还书架上拿来的一本小书,觉得既然借来了就读一读,初看书名,以为是很琼瑶式的小言情。读了两三页发现年代好久远,还是以挺奇怪的是某中国人和某外国人的婚礼开始的。再看有点迷惑,为何结婚不同房。又看才知是假结婚,男子是一名同性恋。原来在那遥远的年代,美国...
评分1985年2月23日,35岁的大龄剩女尤怡平在美国结婚了。对方是老美项。尤怡平在当天的日记里写到:我但愿亲人一个都别来,荒诞加上见证,便是加倍的屈辱啊!读到这里很好奇,结婚嘛,怎么是屈辱呢?!慢慢看下去才晓得,项竟然是一个同性恋者,他的爱人是一个名字叫修的阴柔男子。...
评分读到后来还是掉了眼泪。 为这样美好的人、事的逝去,美好的人包括项、朱连。美好的事是项和怡平渐生的感情;项和母亲的一直疏远同时又永远相根连的感情。 书中反复地提到《等待戈多》。其实,在命运之下,人类任何的努力都如同等待戈多的几位戏剧中男子,只有意愿,无法行动。 ...
评分这是随手从还书架上拿来的一本小书,觉得既然借来了就读一读,初看书名,以为是很琼瑶式的小言情。读了两三页发现年代好久远,还是以挺奇怪的是某中国人和某外国人的婚礼开始的。再看有点迷惑,为何结婚不同房。又看才知是假结婚,男子是一名同性恋。原来在那遥远的年代,美国...
原来八十年代跟现在差这么多。写得好真实,真是善良的好姑娘,我就知道你会假戏真做。
评分虽然局限于时代原因同性恋被“我”视为误入歧途,但其中感情真挚细腻,深沉哀婉,令人动容
评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许多种,并非爱情、亲情、友情这么简单。
评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许多种,并非爱情、亲情、友情这么简单。
评分每看一次,都要哭湿一堆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