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窗外

学校在窗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首都师大
作者:黄武雄
出品人:
页数:319
译者:
出版时间:2009-2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11195118
丛书系列:体制外的学习天空
图书标签:
  • 教育
  • 台湾
  • 教育学
  • 教育改革
  • 教育心理
  • 思考
  • 育儿
  • 随笔
  • 校园生活
  • 成长
  • 青春
  • 友谊
  • 教育
  • 家庭
  • 梦想
  • 励志
  • 小说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学校在窗外》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人存在于世界的原始趣向,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作者探询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抽象与想象相互矛盾吗?”、“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教改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在书中与读者一起静静思索,一扇大窗缓缓开启,望向窗外是远方因想象而愈见真实的景致,无尽的视野,像马蒂斯不断描画的窗外,想象世界逐渐与真实世界合而为一。

继《童年与解放》之后,作者将关注的焦点从人的自然能力转移到属于文明的抽象能力,一步步揭露它的面目。

点击链接进入尊师园书坊:教育人文精品:

童年与解放

学校在窗外

教育名家论教育

作者简介

黄武雄,一九四三年生于台湾新竹。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专业几何研究。一向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除专业论著外,还著有《学校在窗外》、《童年与解放》、《黑眼珠的困惑》、《台湾教育的重建》、《木匠的儿子》、《老师,我们去哪里?》等书。其散文作品曾获第四届(一九八一年)时报文学散文推荐奖。《童年与解放》获一九九四年联合报非文学类十大好书奖。

目录信息

篇一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之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3 之二 如果死亡只是像睡梦/11 之三 天上还会再长出一个月亮/21 之四 我要到那不知名的地方/32 之五 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一顶小丑帽/36 之六 一个不存在的女人名叫丽娜/41 篇二 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 之一 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49 之二 猫在画廊里看画/61 之三 在看不见摸不到的世界里思考/69 篇三 知识是人的创造经验 之一 套装知识与经验知识——兼谈社区大学学术课程的定位/85 之二 独立思考与主体经验一比较通识教育与社区大学的理念/101 之三 理性的叛逆与解放——论通识教育与科学教育/128 篇四 教育改革是一团迷雾? 之一 唐·吉诃德的眼睛黑白分明——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之一/157 之二 学校在窗外——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之二/174 之三 教育改革要发展公共论述——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之三/204 之四 教改怎么办?/217 (上)教改的架构与精英思维/219 (中)底层部分的改造/225 (下)向上层部分渗透/245 之五 十年教改烟云过(文集)/280 再等半个世纪/281 九二八与教师自觉运动/283 附录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社区大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则新闻:迫于生活压力,中学物理教师辞职当建筑工人。据说当事人叫李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就职于一所初级中学,后因生活压力,选择放弃教师职业,成为一名建筑工人。   我们在感慨教师职业艰辛的同时,不禁也要问自己,从幼儿园、小学、...  

评分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则新闻:迫于生活压力,中学物理教师辞职当建筑工人。据说当事人叫李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就职于一所初级中学,后因生活压力,选择放弃教师职业,成为一名建筑工人。   我们在感慨教师职业艰辛的同时,不禁也要问自己,从幼儿园、小学、...  

评分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则新闻:迫于生活压力,中学物理教师辞职当建筑工人。据说当事人叫李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就职于一所初级中学,后因生活压力,选择放弃教师职业,成为一名建筑工人。   我们在感慨教师职业艰辛的同时,不禁也要问自己,从幼儿园、小学、...  

评分

在传承中找到自己 读开篇就触动非常深。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看到这句话时候很震撼,身上几乎有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的感觉。大江和妈妈的对话我曾经在其他地方看到过,不过当时没有找出处:   “就算你真的死了,妈妈还是会再把你生下来。”   “但是那个小孩和现在...  

评分

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莫过于在台湾也有本书作者一样对教育怀有如此单纯美好的理想主义者。其对教育的哲学反思深刻透彻,对社区教育的实践积极热情,尽管面临体制问题,但他们朝着理想迈进了一些。 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孩子为什么去学校?通过大江健三郎的故事引出学生去学校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早读的,大约一年前

评分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因为文明需要传承,这不是一句空话。

评分

这哪是教育啊!这TMD是哲学啊……吓尿了。 心太高了,想法很好,不接地气。

评分

1.现实障碍重重,人之成长与解放的路漫漫。个体对自己能做些什么? 2.抛开一切现实预设,人为什么要上学,学校又是怎么来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评分

死脑经的在教室里,聪明人的学校在窗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