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1899-1946),本名聞傢驊,號友三,湖北浠水人。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1925年迴國後,先後任教於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1928年鞦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係主任,為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學科建設作齣瞭很多貢獻。聞一多先生一生著作頗豐,有詩集《紅燭》、《死水》,詩歌評論《鼕夜草兒評論》,學術著作《楚辭校補》、《詩選與校箋》,學術論文集《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綜觀聞一多先生的一生,曆經詩人、學者、鬥士三個階段,最終以自己的生命譜寫瞭一麯最壯麗的詩篇。
《唐詩雜論》是聞一多先生緻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全書站在全新的角度,以曆史的眼光分析唐詩的結晶,從詩人的角度研究詩歌。內容涉及文章體裁、詩人年譜以及詩歌的翻譯等,對類書與詩的優劣、官體詩的自贖、年譜的整理與考訂、唐朝著名詩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文章論述精闢,用飽含情韻的語言傳達齣詩的哲理、情思、韻味之美,極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是一部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開拓性著作,在唐詩研究領域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纵使说着“我不是什么诗人”,闻一多依然是一名彻头彻尾的诗人。如果不是,又怎样写得出“更敻绝的宇宙意识”般的句子;如果不是,又怎能将一本学术杂论写得如散文诗般——尽管在《类书与诗》一文中,诗人极度鄙薄学术的过度文学化。然而诗人只是给予了读者暴烈与温柔的一...
評分 評分 評分读完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给了我两点点深刻感受。 1.唐初诗歌发展和几位诗人生平品评的论文杂议论集子,短小精悍,九章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不同于各种文学史的臃肿和乏味。 2.语言通晓平易又富有趣味、不失文采,简直是散文式的文学杂论,原来古代文学还可以这样写...
評分总结一下书中杜甫年谱里的一些小八卦: 36岁时,皇帝突发奇想,要征召天下的人才,任才施用。李林甫是宰相,怕那些读书人选上來向皇帝透漏了自己的贪腐事情就糟了,于是建议按照常例考试选拔。考完以后,一个都不录用,然后跟皇帝说,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人才一个都没漏,全都...
愛不釋手,篇篇都百讀不厭,因為唐詩雜論喜歡聞一多,纔情肆溢的詩人和戰士。(不造為什麼我讀的這個版本分數這麼低,,,)
评分年譜下麵的小注有點讀不下去
评分不錯不錯,這個模式寫文學評論看著不讓人討厭
评分補記 可以讀
评分年譜下麵的小注有點讀不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