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敘事之學

中國敘事之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科
作者:羅書華
出品人:
頁數:380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
價格:2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047066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敘事學
  • 古代小說
  • 文學與語言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理論
  • 中國敘事
  • 敘事學
  • 文學理論
  • 文化研究
  • 曆史敘事
  • 語言錶達
  • 文本分析
  • 思想傳統
  • 學術研究
  • 文化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敘事之學:結構、曆史與比較的維度》是一部從中國敘事實際齣發,以中國敘事實踐和理論為對象的中國敘事(學)研究專著。全書分上、中、下三編:敘事的形象:生成、結構與意義;敘事的曆史:從史傳到章迴;敘事的質性:詩學與敘事學比較。上編主要以敘事作品和形象為直接對象,中編聚焦於敘事(文體)的曆史演變,下編則是對中國敘事質性的總體觀照。全書有點有綫有麵,從文本到文體到總體,結構、曆史與理論相結閤,技術、審美與精神相匯通,從不同維度開拓瞭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國敘事(學)研究的空間,將中國敘事(學)研究提升到瞭新的高度。無論學術思想還是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原創性,對其他研究也富有啓發意義。

著者簡介

羅書華,江西泰和人,住無爭樓,居默墨齋。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近期在韓國外國語大學任訪問教授。先後在南京師範大學(1988-1991)、北京師範大學(1995-1998)、復旦大學(2000-2002)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和做博士後。著有《雙鳳護珠:紅樓夢的結構與敘述》(又名《正說紅樓夢》,1998、2007)、《章迴小說生成史論》(2002)、《紅樓細細讀》(2007)、《中國小說學主流》(2008)等作品。現階段主要教學與研究方嚮是:紅樓夢、中國散文學、中國詩學與敘事學比較。

圖書目錄

序引言 上編 敘事的形象:生成、結構與意義第一章 形象生成的曆程:喜劇英雄 第一節 張飛:史傳的流變 第二節 李逵:戲麯的滲透 第三節 牛皋:同類的啓發 第四節 程咬金:二源的閤成 第二章 敘事結構與審美精神:喜劇英雄 第一節 角色分配中的娛人使命 第二節 多層負載中的崇高精神 第三節 雙重主語中的生命本質第三章 形象與作者之間:《聊齋誌異》 第一節 兩種形象兩種心態 第二節 形象的癡與作者的癡第四章 符號還是人:《紅樓夢》 第一節 受敘與施敘 第二節 性格與工具 第三節 主體與對象 第四節 獨立與部件 中編 敘事的曆史:從史傳到章迴小說第五章 史傳敘事:要素的建構 第一節 史傳敘事的目的 第二節 史傳敘事的原則 第三節 史傳敘事的體例 第四節 史傳敘事中的角色第六章 講史敘事:在史傳與章迴之間 第一節 講史敘事的目的 第二節 講史敘事的原則 第三節 講史敘事的故事形態 第四節 講史敘事的角色塑造 第五節 講史敘事的敘述者第七章 章迴敘事:動力與原則 第一節 章迴敘事的目的與動力 第二節 章迴敘事的原則 下編 敘事的質性:詩學與敘事學比較第八章 誌與事:詩學與敘事學的對立與交流 第一節 詩言誌與敘言事 第二節 誌之為誌與事之為事 第三節 詩學與敘事學的分流 第四節 詩學與敘事學的交流第九章 心至於物:詩學本體的流變 第一節 詩以言誌 第二節 從誌到情 第三節 由情而性 第四節 通性達靈第十章 事至於心:敘事學事體的軌跡 第一節 實有之事 第二節 或有之事 第三節 虛構之事 第四節 文生之事第十一章 道與理:詩學與敘事學的深層本體 第一節 心源於道 第二節 事根於理 第三節 道理的分彆 第四節 道理的同一第十二章 簡與繁:詩學與敘事學的語容 第一節 詩簡敘繁 第二節 簡繁的曆程 第三節 簡繁的根本 第四節 簡不短與繁不煩第十三章 有序和無序:詩學與敘事學的語序 第一節 詩學的無序 第二節 敘事學的有序 第三節 有序無序的反轉 第四節 序與無序的源泉 第五節 序與無序的效應參引書目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對古典小i說人物形象流變的分析,紅樓夢結構分析。 對史傳、講史敘事、章迴敘事的考察,依照目的原則,體例和人物角色的模式,沒有多大創新,且文章內容沒有內在邏輯性,隻是湊夠一本書而已。

评分

隻看到名詞釋義,沒看到敘事學。

评分

對古典小i說人物形象流變的分析,紅樓夢結構分析。 對史傳、講史敘事、章迴敘事的考察,依照目的原則,體例和人物角色的模式,沒有多大創新,且文章內容沒有內在邏輯性,隻是湊夠一本書而已。

评分

對古典小i說人物形象流變的分析,紅樓夢結構分析。 對史傳、講史敘事、章迴敘事的考察,依照目的原則,體例和人物角色的模式,沒有多大創新,且文章內容沒有內在邏輯性,隻是湊夠一本書而已。

评分

隻看到名詞釋義,沒看到敘事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