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茂男(1928—1999),日本著名记者。东京出生,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1952年进入共同通信社,历任社会部记者、次长、编委,1988年退休。1958年获第一届日本记者会议奖。1974年因系列报道《啊,繁荣》再次获奖。1983年,因长年的新闻报道活动和作为新闻记者的高声望,获得日本记者俱乐部奖。1984年《日本的幸福》系列获日本新闻协会奖。1993年岩波书店出版其12卷著作集。
斋藤1958年因“菅生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他终身关心弱势群体,敢于暴露社会黑暗面。斋藤认为,“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现实,光用所谓冷静客观的观察是无法准确捕捉的。记者必须越境进入弱者的状况中,只有彻底站在弱者的立场和视角上来观察世界,我们才能接近情况的本质。必须自觉‘中立、公正、客观’等常识的虚构性”。
有人曾用“生涯一记者”来形容斋藤茂男,认为他是全日本最符合新闻记者形象的人,甚至在晚年,面对犹豫是否要告知癌症实情的医生,斋藤说“新闻记者需要知道真实情况”,让医生告知实情,像新闻采访一样用本子一一记录下自己的病况、还能做多少工作、延缓病情的措施有哪些选项等。这是他失去意识倒下的5天前的事。他作为业界榜样至今依然受到许多年轻记者的仰慕和怀念。
◎ 她们走向生命终场,却如火焰般熊熊燃烧
◎ 豆瓣口碑之作《妻子们的思秋期》续篇
◎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真实记录
◎ 著名记者笔下的世纪末图景
◎ 日本新闻协会奖获奖作品
◎ 影响日本战后一代的非虚构系列代表作
——————
曾经的一代代日本女性,生养过很多孩子,照顾年迈而痴呆的父母,努力战胜贫穷,很快地过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但谁说女性生来就要依附于丈夫、为家庭奉献?
时过境迁,主妇们越来越坚定了要开拓自我的决心。背负沉重照护压力的她们、迸发出旺盛生命力的她们、无处诉说苦闷只得自行了断的她们……共同描绘出日本现代女性的老后群像。
如何更有尊严地老去?妻子、母亲、儿媳们的“革命”成功了吗?
——————
在《妻子们的思秋期》中,中年妻子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无尽等待、寂寞和忍耐。
作为续篇,本书继续探索了现代社会里中年、晚年女性的生存实态。令人意外的是,现代日本女性不同于她们的前辈,越发坚定了要活出自我、度过精彩余生的决心。妻子们喷涌的生命热情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老年观”,原来,她们也可以大大方方地体验性与生命的悲欢……
而另一方面,眼下的现实仍然是,挑起照护老人重任的人往往是女性而非男性。妻子们在照护老人的沉重生活里难以喘息,也为自己仅有一次的美好年华的逝去而无限惋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仅仅依赖妻子们来承担赡养老人这一重任,已无法满足越发庞大的需求。如何照护老人,由谁来照护他们,不仅是家庭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紧迫课题……
我还是改不了对衰老的恐惧——即使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 从《饱食穷民》到《妻子的思秋期》,再到这本《燃烧未尽的晚景》,我看到的是一代代为日本发展添砖加瓦奉献一生的工作机器和照顾并安抚工作机器的“慰机器妇”,一颗颗茁壮的韭菜苗从生到死。 即使我很幸运,生在没有战...
评分读完斋藤茂男的日本世相系列的第三本《燃烧未尽的晚景》越发感受到活着,想做点啥就做吧,要为自己而活,活在当下。日本世相一共12本,讲述的是八十年代日本的社会状况,目前翻译的只有四本。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推荐两本书作为阅读的背景读物,一本是《盛衰》日本战后经济史,一...
评分3.31,布鲁斯·威利斯宣布息影的消息,你看了吗? 1955年生人的他,不是不想继续演戏,而是得了“失语症”,代表他会对日常的语言沟通和理解产生障碍。 同我爸同年,但我唯一庆幸是,我不需要有这方面担忧,因为半个月前我们刚刚吵了一架,两个人都中气十足。 2010年看那部《赤...
评分你们家的老人都是又谁照顾?是几个子女每家轮换几个月,还是每个子女按月份住进父母家照顾?又或者像很多家庭,仍然是东西留给儿子,老了之后女儿负责照顾?或者是,照顾的重任交给儿子家? 撇开一部分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有条件的家庭请了保姆,其他家庭,无论是儿子家照顾,还...
评分读日本世相系列的第四本书,本书其实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 丧偶式养老,痴呆老人 • 老年人与性 • 有尊严地活着还是插满管子无意识地存活 . 其实,这三个话题无论单独拿出哪一个来写都是很好的主题,也能给人反思。但其中di一部分读完最令人窒息,三个女人的故事...
真的很没有意思,翻来覆去就这点素材。看了序言就能猜到内容大概是什么,看了第一篇果然八九不离十。只是对丈夫不好就让人理解无能的女人,一辈子围着孩子家务老人转的儿媳妇,从战场回来的对着老妈发脾气的儿子。真的是无趣。
评分想活出自我而不得,还不是因为有家庭束缚。
评分“我如今明白,顺利安排好死亡并不容易。”关于老年生活的书,日本的情况是我们的未来吧,也是80后即将面临的情况——父母即将老去,要如何看护?而8090一代人自己老去后更是堪忧。一个有意思的点是:老去后,丈夫们会全心照顾生病的妻子,妻子的态度倒冷冰冰的,因为压抑太久、恨意太深……
评分第一部分真是看得我想死,妻子在照顾企业战士丈夫、患病公婆/父母、孩子中燃烧尽一生,回过头来发现灰烬之中空无一物,那个名为“自己”的东西丢在哪里去了呢。第二部分是老年人的性,养老院中的爱情和温柔爱抚还挺感人的,一位女士从来没有在前夫那里感受过性的美好,快到终了才遇到,犹未为晚。第三部分直面养老困境也很致郁,村里的老人们失去劳作的机会,也丧失了证明自己存在的机会,“有用”变成一种诅咒,如何去打消老人们自觉成为负担的心理重负?不应该仅仅是社会互助团体的课题。
评分哪怕快到生命的尽头,也想拼尽全力燃烧自己啊!虽然80%的内容都很压抑,还好也有几个甜甜的晚年恋爱小故事。那个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全职主妇们只生活在单一评价体系中,一辈子为了丈夫和公婆奉献,从没活过自己的样子,真的太扭曲了。突然感觉要早一些开始思考老后生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