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16
形影不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第二性》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小说手稿首度面世。
一部曾被萨特“判死刑”的小说,以波伏瓦少女时代挚友扎扎为原型,悼念她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友谊。
波伏瓦养女作序导读,附波伏瓦珍贵照片、手稿、信件。
——————
九岁那年,希尔维初次遇见与她同岁的女孩安德 蕾 。她从未见过如此酷的女孩。与乖顺的“好学生”希尔维不同,安德蕾聪慧却叛逆,对一切若即若离。她经历过可怕的烧伤,身上带着火的印记。为了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她不惜用斧头砍伤自己。
她们变得形影不离。这感情炽烈、深入灵魂。从一起违抗学校秩序开始,循规蹈矩的希尔维一步步走向自由;生而不羁的安德蕾,却在家庭和礼法的约束下, 步步挣扎,逐渐成为困兽。
——————
在波伏瓦的一生中,有两次失去对她影响至深,一次是丧失对上帝的信仰,一次是挚友扎扎的去世。扎扎去世后至少30年里,波伏瓦都觉得她的自由是用扎扎的生命换来的。——《波伏瓦传》
我们一起与摆在我们面前的、令人厌恶的命运抗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相信她的死就是我为自己的自由付出的代价。——波伏瓦 《端方淑女》
——————
《形影不离》收录于磨铁经典第一辑“发光的女性”。本辑所选5部作品(《小妇人》《简爱》《一间自己的房间》《形影不离》)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呈现出一条关于女性自我发现、丰富和创造的历史脉络。
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等人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从前我经常羡慕安德蕾享有的独立,突然之间,我觉得她没有我自由。在她身后有这段历史,在她周围有这座大宅、有这样一个大家族:一间牢狱,出路有人仔细把守。”她是父母的女儿,是未来的妻子,是上帝的子民,唯独不是她自己。 其实现在也没什么不同。
评分稍可惜,篇幅太短,人物动机不足,对扎扎极高的评价碎裂在跳脱的人物行动里。我们不能用现实去补全想象,那不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评分去冲破束缚,找到自己,尤其是精神和内心上的自由尤为重要。故事很简单,主题却对各个时代的女性都有现世意义。关于一个好朋友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压制人的合理情感和欲望,无法成为她自己。在当今的时代还有无数这样的女性,可能更多是自我内心的枷锁。小小的一本书仍然很有力量,很波伏娃。
评分‘您从来都不知道 从我遇见您的那一天起 您就是我生命的全部 为了不失去您 我愿意放弃一切 来一起抵抗虚无 抵抗遗忘 那是面对您时 我能想象出的只这一种爱 什么都无所谓
评分“我喜欢玫瑰。玫瑰是一种讲究礼节的花,死时依然鲜活,枝头弯曲如行屈膝礼。”许多人总是夸大爱情的价值,然而友情——特别是年少时全然纯粹而发自真心的友情,带给人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波伏瓦坚持一生的创作、书写、行动,都是扎扎特立独行的精神的延续,仿佛只要她一直勇敢地发声,扎扎便从未真正离开波伏瓦的精神世界。年少时的波伏瓦不曾想到,她会成为那个为扎扎著书立传的人,从希尔维(波伏瓦)在安德蕾(扎扎)的墓碑放上三朵玫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们会永远成为彼此的形和影,永不分离。
身为一名21世纪的女性,很难想象在百年前的社会,有很多现今习以为常的东西都是她们难以涉足的禁地,其中包括劳动的权利、恋爱的自由、堕胎的选择、学习的机会等等。获得这些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奋力争取,但过程中被牺牲掉的却是一个个沉默的女性。《形影不离》即讲述的是其中一...
评分 评分你的人生不同阶段里一定有那么几个对你意义重大的姑娘,有的教会你如何去爱,有的教会你做自己,有的陪你一起疯,有的让你怀念至今。 希尔维和安德蕾,或者说波伏瓦和扎扎。在那个年代受到的教育就是,女性一定要乖顺,品行良好,虔诚敬主,端庄稳重。她们俩个像一体两面,一面...
评分风靡全球的《我的天才女友》,第三部剧集今年终于开播了。这时的莱农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但回到家还是被母亲指责“书读太多,脑子都读没了”。莉拉仍在香肠厂上班,也卷入社会的变革运动当中艰辛度日。得知了莉拉的不幸遭遇,莱农有了更强烈的负罪感,她明白莉拉的人生...
评分我读的时候只觉得可悲。为什么上个世纪的法国,在小小10岁的年纪就可以对人生对哲学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有这么多的思考。为什么在21世纪,在中国,我所谓的上了这么多年学,自我的觉醒却来的如此之晚。这是教育制度的结果,还是我自身的不足。 我只是有点害怕和可悲。我们是在生活...
形影不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