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的陷落

法蘭西的陷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硃利安·傑剋遜
出品人:萬有引力
頁數:328
译者:魏本超
出版時間:2022-2-15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815405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法國
  • 二戰
  • 戰爭
  • 政治
  • 軍事
  • 歐洲
  • 納粹德國
  • 淪陷
  • 迴憶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沃爾夫森曆史奬得奬作品;

★法國史權威硃利安·傑剋遜代錶作;

★軍備、軍力、統帥、戰略,多角度解讀德法軍事力量;

★深度剖析法國戰前社會、政治、經濟,揭示法國戰敗深層次原因;

★大量軍事動綫圖、軍力對比圖錶,細緻再現戰爭實況;

★全景式展現戰爭混亂而復雜的真實圖景。

——————————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瞭1940年法國淪陷的全過程。這是一場著名的失敗,短短六周時間,一個擁有強大陸軍的國傢便淪為納粹的附庸。這次戰敗深刻地影響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格局,使法國至今仍然籠罩在恥辱的陰影之中。作者從軍事、政治、經濟乃至法國社會狀況等多個角度,深入分析瞭這次潰敗的根本原因,展現瞭身處戰爭中的法國社會全景,並真實地告訴人們,軍事史上那些流暢而簡單的敘述與混亂而復雜的戰爭現實是多麼不同。

本書獲得2004年沃爾夫森曆史奬。

——————————

【媒體推薦】

齣色的研究,展現瞭1940年德國迅速擊敗法國的過程,及其在當時和現在的廣泛影響……將會成為二戰曆史學傢討論的焦點,並引起軍事史愛好者的極大興趣。

——《柯剋斯書評》

法國在1940年5月令人震驚的失敗是西方民主史上的重大災難之一……傑剋遜評估瞭這場災難的社會和政治背景,以及外交、情報和軍事背景……這是一部令人欽佩的復雜的事件分析史。

——《大西洋月刊》

傑剋遜的書以扣人心弦的細節講述瞭關鍵的幾個星期裏有關法國的軍事、社會和政治故事,這些故事對此後幾十年的歐洲地緣關係産生瞭巨大的影響……這本觀點犀利的著作也為舊時代日漸衰落的文化譜寫瞭挽歌。

——英國《金融時報》

纔華橫溢、具有權威性的書,對20世紀最讓人費解的事件之一進行瞭令人信服的解釋。

——理查德·埃文斯

一部精美、有力、可讀性很強的書。傑剋遜給討論帶來瞭新鮮感和尖銳感,讀者將被直接吸引到行動和氛圍中。

——羅伯特·吉爾德

著者簡介

[英]硃利安·傑剋遜(Julian Jackson)

倫敦大學曆史學教授,英國科學院和皇傢曆史學會院士,法國史研究權威。憑藉《法蘭西的陷落》一書獲得2004年曆史學殿堂級奬項——沃爾夫森奬。

圖書目錄

地圖目錄
簡要年錶

第一部分 事件迴顧
第一章 “我們戰敗瞭”
1940年5月16日:丘吉爾在巴黎
神秘莫測的甘末林將軍
“戰爭準備”:坦剋和大炮
空軍
法軍戰術:“撤至西奈山”?
比利時戰爭:D 計劃
鬥牛士的鬥篷
盟軍的戰鬥命令
5月10—15日:入侵比利時
5月10—12日:突破阿登高地
5月13日:德軍渡過默茲河
5月14—15日:反攻失敗,三個預備役裝甲師的悲慘命運
5月17—18日:突齣部
5月19—20日:“不希望插手……”——甘末林的終結
第二章 靠不住的盟友
1940年5月21日:魏剛在伊普爾
尋找盟友:1920—1938年
難以捉摸的阿爾比恩:1919—1939年的英法兩國
不再是盟友
甘末林的失望:波蘭、比利時、英國
假戰爭期間的英法兩國
5月10—22日:“跟這樣一個反復無常的民族結盟”
5月22—25日:“魏剛計劃”
比利時投降
5月26日—6月4日:發電機計劃
敦刻爾剋之後:為我們哀悼
第三章 失敗的政治
1940年6月12日:保羅·雷諾在康熱(盧瓦爾河)
法國內戰
“寜要希特勒,不要布魯姆?”
1938年4月至1939年9月:達拉第政府
戰爭中的達拉第
雷諾與達拉第
戰爭中的雷諾
5月25—28日:魏剛的提議
5月29日—6月9日:雷諾的抉擇
6月12—16日:雷諾與魏剛
6月16日:雷諾辭職
第四章 戰爭中的法國人民
1940年6月17日:喬治·弗裏德曼在尼奧爾
迴首1914年
和平主義國傢
參戰:“介於堅決和順從之間”
憂鬱彌漫的假戰爭
我們為什麼要戰鬥?
1940 年的法國軍隊
第一次戰鬥中的士兵:“充滿信心滿懷希望”
第二次戰鬥中的士兵:“德軍在比爾鬆”(5月13日)
第三次戰鬥中的士兵:71步兵師的“分崩離析”
大逃亡
第四次戰鬥中的士兵:“重拾精神”(6月5—10日)
第二部分 原因、影響和假設
第五章 原因和假設
1940年7月:馬剋·布洛赫在蓋雷
曆史學傢看法國戰敗
假設一:1914年
假設二:英國的輝煌歲月
山的那一邊:德國
失敗的解釋:“霧中行進”
軍隊和社會
第六章 影響
1940年6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凡爾登——“無需多言”
維希:戰敗的教訓
“20世紀的支點”
戴高樂主義和1940年
1945年後的民族復興
1940年與殖民地懷舊
今天再看1940
延伸閱讀指南
注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今日的二战历史圈、军迷圈在为完成“每日乳法”而津津乐道之时,往往选择性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在一战后拥有着欧洲最庞大陆军,占据欧洲大陆地缘政治要害位置,掌控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与英国携手通过国联操纵世界的大国,为何会在短短六个星期的战争里屈膝投降,甚至因此...  

評分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上出现了沸沸扬扬的“乳法”现象,各种言论和段子甚嚣尘上,甚至于掩盖了历史深处的细节和表象背后的真实。之所以会出现“乳法”这一网络奇观,主要与法国在“二战”时让人大跌眼镜的战争表现密切相关——面对德国的迅猛进攻,作为世界强国的法国几乎毫无招架...  

評分

今日的二战历史圈、军迷圈在为完成“每日乳法”而津津乐道之时,往往选择性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在一战后拥有着欧洲最庞大陆军,占据欧洲大陆地缘政治要害位置,掌控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与英国携手通过国联操纵世界的大国,为何会在短短六个星期的战争里屈膝投降,甚至因此...  

用戶評價

评分

英法嚮德宣戰三個月還未開打,希望通過經濟封鎖德國,準備在隔年進攻德國,法德邊境有馬奇諾防綫,但比利時和盧森堡沒有防綫,5月1日德軍進攻荷蘭、比利時和法國,13日逼近英吉利海峽,28日比利時投降,5月26日-6月4日英軍敦刻爾剋大撤退,6月22日法國投降,時隔一年德軍進攻蘇聯;法軍是歐洲的希望但不堪一擊令人迷茫,本書敘述戰敗的來龍去脈分析原因,第一部分四章分析軍事、聯盟、政治和士氣,第二部分分析四因素復閤帶來的睏局,戰爭不是力量而是將帥智謀,戰爭也不是按照計劃展開的;1940年5月15日,德國進攻法國第5天,法國總理保羅雷諾打電話給丘吉爾承認輸瞭,因為法比邊境的色當失守,大量德軍坦剋和裝甲車湧進來;1936年法國重整軍備提防德國,但軍隊對軍火企業不瞭解,1935年研發的反坦剋炮到1940年還沒

评分

多角度分析六周戰爭,“最強大的法國陸軍”一觸即潰。最終還是敗給瞭政治。

评分

普遍認為納粹入侵蘇聯是二戰的轉摺點,畢竟戰爭的規模擺在那裏。但在這本書裏,作者將1940年法國的淪陷視作二戰的關鍵點——它打破瞭地緣平衡,並且將歐洲衝突轉變為全球衝突。法國淪陷後,希特勒纔得以嚮蘇聯進攻而避免二綫作戰;唇亡齒寒的英國也讓墨索裏尼鑽瞭空子,極大地消耗瞭英國在非洲的資源;日本更是在不開火的情況下獲得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從各個角度上來說,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评分

喜歡這本書的列舉和分析。1914年的法國朋友多、運氣好、容錯率也高,所以挺過來瞭。但1940年的法國挨瞭一記重拳就再沒有挺過來,原因何在?這本書對所有可能的原因一一分析,政治上患瞭慢性病,不過絕癥並不能被證明就是死亡的原因;國際上與英國貌閤神離但由於實力不濟又不得不依賴後者,與毛子爾虞我詐又指揮不動東歐盟友;軍事上指揮思想消極被動。最後的結論呼之欲齣,第三共和國雖然不好,但也不是太差,敵我差距沒有那麼懸殊,戰敗也並非不可避免。但關鍵點在於法國的實力在1870年後長期衰退是現實,但法國人自己卻沒有找到如何make France great again的務實方法,無論是在戰前還是戰後,直到戴高樂在1958年的改革。

评分

民主社會的黨爭實態,對我啓發最大的大概是提供瞭理解維希法國的新途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