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潮流起伏、形势发展,横向讲述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个战区的重要战事。
★作者站在一名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对各国的战争愚行,特别是英国的连连失误更是不吝笔墨严加批判。
★书中没有拗口的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作者一路大道至简、平铺直序,辅以*到的分析、深刻的反思,甚至辛辣的讽刺。无论是战史小白、对二战有一些了解的进阶读者,还是骨灰级的二战粉丝,都能各取所需,从中汲取营养。
★机械化战争论和间接路线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两条暗线,几乎在解说各场战役时都得到了体现和运用,因此这本书也是深入理解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
作者:利德尔·哈特
●一战老兵,军事记者,知名军事历史学家,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和克劳塞维茨齐名的战略大师,被誉为“为将军师的上尉”,曾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爵士勋衔
●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间接路线”战略对20世纪西方的军事行动影响深远
●因为论著太有预见性,英国军情五处一度怀疑他从事间谍活动,窃取核心机密
●他的军事思想深深启发了隆美尔、曼施泰因、古德里安等将领,并帮助以色列国防军横扫宿敌、称霸中东
●代表作有《战略论:间接路线》《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等,编有《闪击英雄》《失去的胜利》《隆美尔战时文件集》等,每一本都堪称封神之作。
译者:小小冰人
●深度二战迷,自由翻译者,从事军事图书翻译工作十余年,为中国读者带来超过30部译著。
●由他执笔翻译的作品包括《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斯大林格勒三部曲》《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等。
李德·哈特爵士作为英国人,在这部大作里对他们的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极尽揶揄和讽刺之能事,堂堂大英帝国看起来在二战中几乎没干出一桩露脸的事,衰落的日不落帝国只有在殖民地人民面前凶相毕露,以及在小丑也似的意大利人略有战斗力,一遇到山下奉文,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种级别...
评分丘吉尔曾经说过,二战实在是一场不需要的战争。起因是为了避免战争和抑制希特勒,而战争的结果是苏联进入欧洲,并且支配了中欧。 我记录了一些二战的重要片段: 入侵波兰: 需要明确的是波兰并不弱,它拥有30个常备师和10个预备师,而德国负责攻击的兵力由48个常备师组成。那...
评分 评分这是一部漫长的英式“教科书”。 读得极累,大多是苏联地名、人名的拗口导致,大半个月才读完。 来看看Hart的过人与过失。 过失1:立场决定了文字。 战争为什么爆发?压根就是BBC的口调。一战对德决议的恶劣影响完全不提,犹太金融家洗劫德国,导致千万倍通胀、百姓一贫如洗等...
评分读完这本书,对二战的大致脉络有了一定的了解,书中对战争起因、结果、转向以及几大战场的关系都交代清楚。作者对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都进行了清晰而理性的分析。同时,他对轴心国和盟军的高级指挥部和政治领导人在指挥战争的各个方面所犯的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书里自带的图不...
时间原因,没有细看具体战役,大致看了战略和战争理念,以及政治的内部矛盾。 此书的构思很好,每一章最后都会有一番总结,特别后记做了全方位的回顾和总结。脉络非常清晰。而且文笔幽默,太有意思了。 此书不免夹带作者私货,还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并不妨碍我更为全景式了解二战。 二战再次证明了一点,资源是战争的优先考虑因素,但却不会阻碍战争的启动。轴心国的溃败,很大原因便是资源拼不过对方。而德国也很好地给世界上了一堂课:理念的更新真的很具致命性。要给对方留有余地,《凡尔赛条约》英法都觉得不好意思。
评分和丘吉尔的有点类似,基本没怎么提中国战场的事情哈,主要还是站在英国人立场上,对于英国方面的事宜讲述的很多。对隆美尔印象深刻,古德里安也是,作者对丘吉尔的批评也真是够大胆
评分钮先钟那版“李德·哈特”和小小冰人的“利德尔·哈特”,究竟哪个名字会成为约定俗成?笑
评分8.8
评分这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潮流起伏、形势发展,横向讲述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个战区的重要战事。 作者站在一名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对各国的战争愚行,特别是英国的连连失误更是不吝笔墨严加批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