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以时间为主线,纵向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潮流起伏、形势发展,横向讲述欧洲、北非、苏德、太平洋等各个战区的重要战事。
★作者站在一名军事理论家的高度,对参战国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行动做了透彻讲解与精彩点评,对各国的战争愚行,特别是英国的连连失误更是不吝笔墨严加批判。
★书中没有拗口的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作者一路大道至简、平铺直序,辅以*到的分析、深刻的反思,甚至辛辣的讽刺。无论是战史小白、对二战有一些了解的进阶读者,还是骨灰级的二战粉丝,都能各取所需,从中汲取营养。
★机械化战争论和间接路线理论是贯穿全书的两条暗线,几乎在解说各场战役时都得到了体现和运用,因此这本书也是深入理解利德尔·哈特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
作者:利德尔·哈特
●一战老兵,军事记者,知名军事历史学家,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和克劳塞维茨齐名的战略大师,被誉为“为将军师的上尉”,曾荣获英国女王颁发的爵士勋衔
●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间接路线”战略对20世纪西方的军事行动影响深远
●因为论著太有预见性,英国军情五处一度怀疑他从事间谍活动,窃取核心机密
●他的军事思想深深启发了隆美尔、曼施泰因、古德里安等将领,并帮助以色列国防军横扫宿敌、称霸中东
●代表作有《战略论:间接路线》《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等,编有《闪击英雄》《失去的胜利》《隆美尔战时文件集》等,每一本都堪称封神之作。
译者:小小冰人
●深度二战迷,自由翻译者,从事军事图书翻译工作十余年,为中国读者带来超过30部译著。
●由他执笔翻译的作品包括《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斯大林格勒三部曲》《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等。
这是一部漫长的英式“教科书”。 读得极累,大多是苏联地名、人名的拗口导致,大半个月才读完。 来看看Hart的过人与过失。 过失1:立场决定了文字。 战争为什么爆发?压根就是BBC的口调。一战对德决议的恶劣影响完全不提,犹太金融家洗劫德国,导致千万倍通胀、百姓一贫如洗等...
评分李德•哈特版的《二战史》是在台北诚品书店信义店里买到的,由英国军事战略专家李德哈特耗时二十二年时间完成,直至他生命的尽头(1947-1969)。由钮先钟先生翻译。毕竟是近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之一,厚厚三册,因为是台版,所以满满的竖行排列,但是自己在上班的日子...
评分相对于普鲁士来说,纳粹的统治除了排犹内容,从某些德国人角度来看还相对人道一些。 印度的内向性和人民缺乏国家意识的问题 波兰和苏联对于乌克兰的反复占有 战前的日本缺乏母机,这也是其工业的一大短板。 作者通过档案式的编撰方法,形成了多角度叙事 在日本人表面的文...
评分比较详细的描述二战,战略,战术都有 但对亚洲战场的描述篇幅太少 典型的西方史学观点; 翻译的不是太好,长句太多; 跟中国人写书有一点不同,作者喜欢动不动就说自己已经预见了什么什么,可惜当时没有得到当局的重视。此类马后炮全书不少。 缺点,图太少,读多了较为枯燥
评分200年前,拿破仑被公认为战神。其野心勃勃统帅法国50万大军东征俄国。最终受困于物资供给和恶劣天气,兵败被困。 100年前,德国工业快速发展。其政府大臣怂恿他们的皇帝选择向俄国开战,同时也和英法东西两边开战。最终美国参战,德国战败。 30年后,狂热的希特勒再次向整个欧...
地图太少了
评分好书,很值得阅读和珍藏。
评分私货太多了,对不光彩少带,对市场花园这种失败一笔带过,对光复巴黎不提,对中国战场仅说了淞沪,滇西缅北,浙赣,豫湘桂都是一局话带过了
评分时间原因,没有细看具体战役,大致看了战略和战争理念,以及政治的内部矛盾。 此书的构思很好,每一章最后都会有一番总结,特别后记做了全方位的回顾和总结。脉络非常清晰。而且文笔幽默,太有意思了。 此书不免夹带作者私货,还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并不妨碍我更为全景式了解二战。 二战再次证明了一点,资源是战争的优先考虑因素,但却不会阻碍战争的启动。轴心国的溃败,很大原因便是资源拼不过对方。而德国也很好地给世界上了一堂课:理念的更新真的很具致命性。要给对方留有余地,《凡尔赛条约》英法都觉得不好意思。
评分就领导人或政治对军事的干预而言:纳粹德国>苏俄>英国>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