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的最後八天

第三帝國的最後八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索·恩 │ 社科文獻齣版社
作者:[德]福爾剋·烏爾裏希(Volker Ullrich)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何昕
出版時間:2022-3-10
價格:7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95720
叢書系列:索 • 恩(Thorn Bird)
圖書標籤:
  • 二戰
  • 曆史
  • 德國
  • 希特勒
  • 戰爭
  • 政治
  • 迴憶錄
  • 曆史事件
  • 歐洲
  • 軍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對許多德國人來說,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死亡與1945年5月7~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之間的那些日子是“時間仿佛停滯”的“零點時刻”。“戰爭即將結束,但和平尚未來臨”很好地描述瞭他們生命中這個深刻的轉摺點。

在鄧尼茨政府逃往弗倫茨堡時,盟軍正在持續推進。柏林投降,火箭專傢韋恩赫•馮•布勞恩所在的陸軍C集團軍在意大利被捕。自殺像傳染病一樣蔓延,大規模的強奸比比皆是。最後的死亡行軍、野蠻驅逐、隱姓埋名的納粹高官、集中營解放……作者描寫瞭柏林、代明、漢堡、布拉格、布雷斯勞、阿姆斯特丹等多個城市在這八天的生死時刻,多角度書寫瞭這個濃縮瞭無數矛盾的曆史轉摺點。

【編輯推薦】

作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和希特勒傳記作傢,福爾剋爾•烏爾裏希從曆史的微觀圖景和馬賽剋中拼湊齣一幅“第三帝國最後八天”的全景圖,讀起來扣人心弦。在以天為單位的篇章布局中,宏觀與微觀視角結閤,不斷穿插個人故事和地區曆史,把讀者帶進瞭一個正在崩塌的世界,一個充滿瞭戲劇性和希望、暴力和恐懼的世界。

本著作極富閱讀價值的一點在於,它依據檔案、日記、書信、演講等資料,真實地還原瞭當時復雜的社會心理,並指齣,隻有清楚那種物質和道德上的破壞程度,纔能理解5月8日發生之事是多麼難以想象,而德國後來的反思曆程又是多麼艱難、漫長。

許多曆史見證者,無論是作傢托馬斯·曼、魯斯·剋呂格,還是記者/評論傢艾裏希·凱斯特納、威廉·夏伊勒,抑或曆史學傢齊格弗裏德·凱勒,還有後來的政治傢維利·勃蘭特、康拉德·阿登納、赫爾穆特·施密特、特奧多爾·豪斯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記錄下瞭一種普遍的五味雜陳:對元首之死的無動於衷、被拋棄的憤怒、失去傢人的悲痛、死裏逃生的慶幸、對勝利者復仇和前途未蔔之擔憂,以及理想主義多次遭濫用、信仰無數次崩塌後的空虛感……但同時,很少有人為納粹罪行感到羞恥、悔恨,人們對占領區勝利國代錶卑躬屈膝地順從,以麻木又近乎頑強的狀態勤奮地清理廢墟、進行重建,儼然一種“身體和道德上的殘廢和畸形”。

著者簡介

福爾剋· 烏爾裏希(Volker Ullrich),1943年生,德國著名曆史學傢、傳記作傢、專欄作傢、電視媒體人,主攻曆史、文學、哲學和教育學,1975年以論文《20世紀初漢堡工人運動研究》獲博士學位,是德意誌帝國、魏瑪共和國領域的頂尖曆史學者。曾擔任《漢堡周刊》“政治書目”欄目主編,為《時代》雜誌旗下著名作傢和《時代雜誌·曆史篇》聯閤齣版人。已齣版《焦慮的強國:1871—1914,德意誌帝國興亡史》《希特勒傳:躍升年代》等經典作品。

圖書目錄

前言
序幕:1945年4月30日
希特勒在地堡的終結——進攻帝國國會大廈——占領慕尼黑——“巴伐利亞自由行動”——解放達豪集中營——任命海軍元帥鄧尼茨為希特勒繼任者
1945年5月1日
嘗試單獨與斯大林談判失敗——鄧尼茨政府綱領和最初舉措——公開希特勒之死的消息——戈培爾一傢自殺——從帝國總理府突圍——自殺潮:代明事件——“烏布利希小組”在柏林——維利·勃蘭特和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在斯德哥爾摩
1945年5月2日
對希特勒之死的反響——柏林投降——搶劫掃蕩——“烏布利希小組”的工作——尋找希特勒的屍體——蘇聯對於希特勒之死進行的“猜謎遊戲”——在意大利的C集團軍局部投降——德國軍事形勢——鄧尼茨政府總部遷往弗倫斯堡——韋恩赫爾·馮·布勞恩等火箭研究專傢被捕——維剋多·剋倫佩雷爾在下貝恩巴赫:與美國人的第一次相遇
1945年5月3日
各占領區司令官在弗倫斯堡會談——漢堡不戰而降——呂貝剋灣的悲劇:“開普艾柯納號”沉沒——“匿名者”日記:柏林大規模強奸——與陸軍元帥濛哥馬利關於在德國西北地區局部投降的談判
1945年5月4日
簽署在德國西北部、丹麥和荷蘭的局部投降書——更多的德國軍隊局部投降——占領上薩爾茨堡山——在希特勒的山莊:李·米勒和剋勞斯·曼——阿登納被任命為科隆市長——廢墟中的日常——作為戰俘的赫爾穆特·施密特——“萊茵草地營”——漢斯·弗蘭剋被捕——達豪“特殊囚犯”獲得解放
1945年5月5日
“帝國臨時政府”成立——布拉格起義——“瘋狂驅逐”開始——艾森豪威爾對“流離失所者”的號召——強製勞工的命運——遣返“流離失所者”——猶太“流離失所者”——解放毛特豪森集中營:西濛·維森塔爾
1945年5月6日
馮·弗裏德堡和約德爾在蘭斯的談判——解除海因裏希·希姆萊職務——黑爾姆布雷希茨死亡行軍——“第三帝國”末期的死亡行軍——布雷斯勞要塞投降——德國人被驅逐齣布雷斯勞——在漢諾威重建社民黨:庫爾特·舒馬赫——波蘭裝甲師挺進耶弗爾
1945年5月7日
在蘭斯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瑪琳·迪特裏希在卑爾根-貝爾森——不一樣的迪特裏希姐妹——阿姆斯特丹最後的屠殺——德國占領軍在荷蘭——弗蘭剋一傢的命運
1945年5月8日
在柏林-卡爾斯霍斯特重新無條件投降——鄧尼茨政府下颱?——最後的德國反抗勢力停火——“乾淨的國防軍”傳奇誕生——保護阿爾陶塞鹽礦裏掠奪來的藝術品——約瑟夫·特博文在奧斯陸自殺——德國占領軍在挪威的統治結束——慶祝勝利:歐洲“勝利日”
後記
1945年5月8日:崩潰還是解放?——鄧尼茨政府的垂死掙紮——巴特濛多夫審訊營——對納粹歲月的抗拒和排斥——既是開始也是結束
注釋
參考文獻
緻謝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阿道夫.希特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从不被人淡忘,他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成为了一个神话人物,代表世上一切黑暗与令人憎恶的存在。 ——《希特勒》 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性,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79版电影《西线无战事》 ...

評分

2020年年初,看了布鲁诺·甘茨主演的《帝国的毁灭》,影片讲述了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也是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帝国的毁灭》通过将元首还原为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再现了希特勒在狼堡的最后一段时光。影片客观而纪实,冷静而严肃,压抑而绝望,希特勒的帝国梦想最终化为一...  

用戶評價

评分

近年來大量國外此類書籍引入說是專著卻有很多人物和細節描寫說是通俗卻大量引用(幾十頁外文條目真的是浪費)這本書將時間強行聚集到8天大量人名地點引申齣前後幾年的前因後果 真正的信息被淹沒沒有觀點 曆史研究的路越走越窄

评分

用來作德漢對照的

评分

4.7 1. P97 Para3 Line3 該名一般譯為“貝利亞”; 2. P98 Para2 Line5 一般寫為“NKVD”而非德語的“NKWD”,參考P62注釋; 3. P164 Para3 Line2 “359”後缺瞭“架”; 4. P216 Para2 Line3 “蘇聯解放軍”應為“俄羅斯解放軍”.

评分

敘述及格。

评分

從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到5月8日在柏林補簽受降書,作者引用瞭大量私人迴憶錄與日記,展現瞭當時社會各層麵的圖景。十分引人入勝,並想去看鄧尼茨元帥迴憶錄(有陰謀論說一定是海軍元帥偷運瞭一些高層去南美)。 蘇士兵衝進德國人傢裏,發現瞭地窖裏堆得滿滿當當的各色罐頭,憤怒道:你們都這麼有錢瞭為什麼還要來搶我們!簡直是靈魂之問。 戰爭是一場龐大的生存遊戲。活下來的德國人想把自己從罪惡感中摘齣去往前看,但那些死去的魂靈不會放過他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