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侯仁之
出品人:
页数:570
译者:
出版时间:2022-11
价格:1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73419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
图书标签:
  • 北京历史
  • 城市文化
  • 民俗风情
  • 老北京
  • 历史遗迹
  • 城市变迁
  • 文化遗产
  • 北京故事
  • 地方志
  • 建筑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中的一系列文章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 ,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开创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依然极具参考价值。

--

侯仁之一生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过程。本书精选了他在建国以后所撰写的五十五篇相关作品,论述中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

作者简介

侯仁之(1911-2013)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工作具有广泛影响,研究方法极具开创性和引领性。在细致的实地考察和严密的文献考证基础上,他从交通区位、水系分布、地理环境的角度,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深刻分析了古代北京城平面设计思想的特点以及城市形态与地形地貌、河湖水系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现代北京城市建设中如何继承和保护古都风貌的基本原则。他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是有关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权威之作,成为规划古都文化风貌保护与继承方案的重要依据。他把城市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城市改造和建设的现实任务结合起来,为北京、天津、承德、邯郸、淄博、芜湖等文化古都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信息

序 1
城址起源与变迁
北京城的沿革 3
关于古代北京的几个问题 14
说蓟 35
说燕 38
现在的北京城最初是谁建造的? 42
北京城和刘伯温的关系 47
北京城的兴起——再论与北京建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 52
关于京东考古和北京建城年代问题 58
河湖水系
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 63
北京历代城市建设中的河湖水系及其利用 101
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 129
明陵的水文 151
从丰沙线到官厅水库 156
北京城最早的水库昆明湖 163
踪迹高梁河 167
戾陵遏与车箱渠 174
颐和园话旧 178
北京地下湮废河道复原图说明书 186
规划、设计与改造
元大都城 195
明清北京城 226
北京旧城平面设计的改造 245
论北京旧城的改造 268
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两个基本原则 292
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 302
评西方学者论述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四例 313
天安门广场: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广场的演变和改造 322
北京紫禁城在规划设计上的继承与发展 347
从莲花池到后门桥 358
从北京城市规划南北中轴线的延长看来自民间的
“南顶”和“北顶” 376
海淀镇与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关系与文化渊源 381
要真实、要发展
——关于城市古建筑遗址的利用与开发问题的一封信 406
从北京到华盛顿——城市设计主题思想试探 412
景物溯源
海淀附近地区的开发过程与地名演变 441
记燕园出土文物——有关地望考证的墓志石 451
未名湖溯源 454
记米万钟《勺园修禊图》 470
圆明园 481
畅春园的新篇章 487
北海公园与北京城 489
什刹海与北京城址的演变 494
要看到建设“滨河公园”的历史意义 504
保护和力求恢复后门桥的历史面貌 508
亮出白塔 功德无量 511
卢沟桥与北京城 513
地图与碑记
《北京历史地图集》前言 533
《北京历史地图集》二集前言 537
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清雍正北京城图
——补正《北京历史地图集》明清北京城图 540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碑记 554
明北京城城墙遗迹维修记 556
白浮泉遗址整修记 559
什刹海记 562
北京城东南角楼记 564
金中都城鱼藻池遗址简介 566
北京建城记 567
北京建都记 56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记录了二千年来北京城的点滴历史,作为一本历史地理学的学术论文合集,本书的内容远没有书名那般文艺,处处是严谨繁复的考证,坦白而言,在青年大众之间,恐怕没有太多人会耐心读完全书。北京从一个要塞上升为整个帝国行政中心,与之相并行的...  

评分

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记录了二千年来北京城的点滴历史,作为一本历史地理学的学术论文合集,本书的内容远没有书名那般文艺,处处是严谨繁复的考证,坦白而言,在青年大众之间,恐怕没有太多人会耐心读完全书。北京从一个要塞上升为整个帝国行政中心,与之相并行的...  

评分

还没看完。前面一些是60年代初的篇目,以“答读者问”形式写的科普文,想起那该是“燕山夜话”时代。哈。

评分

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记录了二千年来北京城的点滴历史,作为一本历史地理学的学术论文合集,本书的内容远没有书名那般文艺,处处是严谨繁复的考证,坦白而言,在青年大众之间,恐怕没有太多人会耐心读完全书。北京从一个要塞上升为整个帝国行政中心,与之相并行的...  

评分

其实并没有看过侯仁之先生的《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前些日子只是有幸拜读了侯老的《北京史话》。那本1980年出版的书没有再版,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被收入了整理后出版的这本《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因而在此写评,倒也有些挂“羊头”卖“狗肉”,偷梁换柱了之嫌。 不...  

用户评价

评分

恰好去美术馆三联书店看到再版的这本书,遂以100大洋买回。侯先生对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极大,这本书可看作是一部论文集,收录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八九十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由于写作时间不同,因此读的时候如果涉及同一主题需要加以对照,比如明代北京皇城的扩建、高梁河和坝河关系等,前后存在出入,侯先生也有提及。北京的古代的中轴线和现代的长安街,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评分

向侯仁之先生致敬。在北京史研究的发轫期,以侯仁之先生所著《北平历史地理》为代表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学术脉络发源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渐趋兴盛,引发了中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依旧是北京史研究的重要议题。《北京城的生命印迹》一书,其主线即是对北京历史地理的考察。本书收录了侯先生自1950年代之后撰写部分学术论文与报纸文章,集中讨论了北京城的起源问题;历代城址的分布问题;北京城河湖水系的分布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侯先生深度参与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旧城改造、城市规划工作当中,尽可能地兼顾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绽放在本书封皮上的荷花,恰是侯先生工作的生动写照。对今日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北京史研究中的一系列经典问题与典型方法,值得深入反思。

评分

向侯仁之先生致敬。在北京史研究的发轫期,以侯仁之先生所著《北平历史地理》为代表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学术脉络发源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渐趋兴盛,引发了中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依旧是北京史研究的重要议题。《北京城的生命印迹》一书,其主线即是对北京历史地理的考察。本书收录了侯先生自1950年代之后撰写部分学术论文与报纸文章,集中讨论了北京城的起源问题;历代城址的分布问题;北京城河湖水系的分布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侯先生深度参与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旧城改造、城市规划工作当中,尽可能地兼顾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绽放在本书封皮上的荷花,恰是侯先生工作的生动写照。对今日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北京史研究中的一系列经典问题与典型方法,值得深入反思。

评分

深入论述了北京城的城址起源、河水湖系、规划改造、景物溯源、地图与碑记等系列问题,其学术价值超越了地理科学的范畴,成为北京旧城改造、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重要参考。全书论述精辟,文笔生动,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

评分

恰好去美术馆三联书店看到再版的这本书,遂以100大洋买回。侯先生对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极大,这本书可看作是一部论文集,收录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八九十年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由于写作时间不同,因此读的时候如果涉及同一主题需要加以对照,比如明代北京皇城的扩建、高梁河和坝河关系等,前后存在出入,侯先生也有提及。北京的古代的中轴线和现代的长安街,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