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不見我,但我看見我。中國式婚姻裏,還有多少看不見的女人?繼《鞦園》《浮木》後,八旬奶奶講述六十年婚姻故事,寫盡那些無人知曉的傷痛與睏惑,帶給萬韆女性共鳴與勇氣,獻給所有不被看見的你我她。
楊本芬,1940年齣生於湖南湘陰,17歲考入湘陰工業學校,後進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畢業即下放農村。此後數十年為生計奔忙,相夫教子,後從某運輸公司退休。花甲之年開始寫作,在《紅豆》《滇池》等刊物上發錶過短篇小說,2020年齣版首部長篇小說《鞦園》,2021年齣版小說集《浮木》。
这本《我本芬芳》,是杨本芬老师以母亲和自己的个人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第1本书《秋园》中,杨老师写了她母亲的故事,在第2本《浮木》中写了她的亲友和邻居的故事,而在这本《我本芬芳》中,杨老师终于有时间写下自己那普通却不平凡,真实而苦涩的生活...
評分刚开篇的时候,故事的基调还是玫瑰色的。因为惠才和吕两个人看起来两情相悦,都难得的读过书,肚子里有些墨水。 只是结婚的决定有些仓促,婚姻成了一笔交易的筹码。 看着看着,就觉得吕和秋园的丈夫仁受是多么相似。 “对别人一定要好,对自家人怠慢一些无所谓。” 这恐怕是一...
評分这本《我本芬芳》,是杨本芬老师以母亲和自己的个人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第1本书《秋园》中,杨老师写了她母亲的故事,在第2本《浮木》中写了她的亲友和邻居的故事,而在这本《我本芬芳》中,杨老师终于有时间写下自己那普通却不平凡,真实而苦涩的生活...
評分 評分2020年6月一部名为《秋园》的文学作品横空而出,一经发行即引发读者关注热潮,如今已成为豆瓣图书TOP250榜单,3.1万人读过、4.4万人想读、评论高达1.44万条。一本原创文学作品能够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可以说非常难得,更难得的是作者并非哪位业已成名的作家或学者,而是一位年届80...
在中國式的婚姻中,就像書裏說的,「不好不壞,淡得沒有意思。」還有多少個不被看見甚至是不能被看見的女性呢?體製的約束、物質的匱乏、感情的淡漠,婚姻也真正是需要一點運氣的,因為它可能並不通通指嚮幸福還是使人心碎,僅靠“能過日子就行”的信念維係,與自私和冷漠的男人相對一生該是多麼的令人窒息又絕望。本芬奶奶在答網友問中有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是這麼說的:對當今的男青年沒有忠告,隻是希望他們善待女性。
评分看完終於明白,為什麼之前采訪時,楊本芬奶奶會對她的女兒們說:不要結婚。她在婚姻中收獲的痛苦、傷害、冷漠,遠大於快樂幸福。而當初那個那麼想讀書的女孩兒,卻在時代洪流中隻有結婚這條路。由此覺得,當下時代,即便女性有壓力,但也可以不婚和離婚,實在是好。
评分買瞭個得到電子書,很快翻完,沒有鞦園好看,迴憶自己總不如第三者視覺那般客觀吧。想想作者的丈夫,幾十年一晃而過,磕磕絆絆卻不願有來生瞭,兩人誰都沒有得到幸福,無法溝通交流的婚姻是那般安靜痛苦,看得有點窒息
评分“悲慘孤獨的人更宜相愛,他們本該相愛的。”——然而,悲慘孤獨的人或許根本不適閤相愛,舔舐各自的苦痛就耗盡瞭彼此心力,很難把自己的信任和希望完全交托給對方;呂這樣符閤傳統意義的所謂“好男人”並不適閤婚姻,甚至可說是婚姻最危險的暗礁,讓女性紮進錶層的平和之後纔驚覺冷漠對婚姻的巨大傷害,與其扯一件原生傢庭予其傷害的外衣,莫如說是男性刻骨的傲慢與虛榮驅使他雙麵作派,且永不要指望以柔情或苦情喚迴。 “但現在,一切都來不及瞭。”——六十年拉鋸最終換迴的仍是冷漠至極的搖頭,照見多少怨偶的身影,隻願後來的女性能來得及安排自己的命運。
评分這是讀作者的第三本書瞭,鞦園講瞭時代和人生,浮木也是,然後沒想到第三本講的竟是婚姻。純女性視角,可悲的命運就是哪怕時代安穩瞭物質生活豐盛瞭,女人的命運卻依舊可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